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640次组卷 | 258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2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材料中“立子之制”和“封建子弟之制”分别是指
A.宗法制、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礼乐制
C.皇帝制、郡县制D.世卿世禄制、中央集权制
3 . 继汉武帝削藩之后,晋武帝司马炎再次恢复古代分封制,大封司马宗室二十七人为王,然而到晋武帝的儿子惠帝统治的晚年,就爆发了“八王之乱”,统一局面再次崩溃。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晋武帝恢复分封制目的是为了保持司马氏一统天下
B.汉晋的分封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于西周的分封
C.分封制在古代中国反复上演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D.历史证明分封制始终不利于维护统治
2022-03-1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
C.家国同构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
2022-03-09更新 | 421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周末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印象夏朝》

“及禹崩,虽授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夏后氏百官。”

—《礼记·明堂位》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左传·襄公四年》



大禹雕像

夏启

二里头文化遗址

材料二   《印象商朝》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尚书·汤誓》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诗经·商颂》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

材料三   《印象西周》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1)从《印象夏朝》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2)商朝的政治统治具有什么显著特征?
(3)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同商代附属国与商王的关系有何不同?
6 . 周灭商之后,将王室、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各地。主要封国分布如图。据此可知,分封制(     
A.标志着中国由此进入文明时代B.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
C.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D.华夏认同观念在西周逐渐形成
7 . 武王伐纣成功后,为了更好地统治商朝的旧部,西周封卫康叔于殷都旧地,并允许其拥有七个包含原住民的商人氏族;封伯禽为鲁侯,并领有随迁的六个商人氏族。这反映了分封制
A.实现了血缘与地缘的结合B.强调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重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8 . 十九大召开期间,有网友用“厉害啊,我的国”来赞扬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中国人的家国观念起源于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察举制
9 . 《孟子·告子》中叙述西周时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这表明西周时
A.天子难以驾驭各个诸侯B.各诸侯国兼并战争不断
C.诸侯对天子负有硬性义务D.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
2021-06-0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

——《左传》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工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的推行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诸侯有何义务?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种关系?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