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六个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象牙和祭祀用的丝绸。而对新发现坑中的73份碳屑样品进行碳14年代检测,初步判定其中4号坑年代最有可能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三星堆遗址的新发现
A.反映出当时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B.体现出社会等级分化初步显现
C.说明考古发掘就能还原真实历史D.丰富了对中华早期文明的认知
2 . 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
A.考古发掘B.史书记载C.神话传说D.学术论著
2021-04-16更新 | 1497次组卷 | 5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下列文化中以“蛋壳陶”为代表器物的是
A.大汶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仰韶文化D.龙山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考古专家对新石器时代晚期某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下列考古发现中最能够支持此结论的是
A.遗存物品中发现刀抒、骨梭等B.墓葬中发现大量的牲畜遗骸
C.随葬品的种类、数量差异明显D.墓葬中发现一些农作物遗存
2021-02-09更新 | 313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5 . 20世纪7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发现了早期文化遗址,出土大量磨制农具,如石斧、石刀、石镰、石铲等。由此推断,该文化遗址应处于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夏朝D.商朝
6 . 我国考古学家苏秉琦在《中华文明起源新探》中认为中国文明早期形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又各有主次。这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A.中原主导B.孤立发展C.丰富多元D.相互继承
7 . 考古发现在龙山文化时期存在由陶器、漆木器和玉石器不同组合而成的礼器,这反映出享有特权并占有大量财富的氏族首领、贵族之间的级别序列.阶级阶层分化较为明显。这说明龙山文化时期
A.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B.具备了国家的初始状态
C.世袭制已经替代禅让制D.最早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8 . 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
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B.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
C.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D.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020-11-03更新 | 977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农学家周季维在河姆渡出土的稻粒形态分析鉴定书中指出:“在同层堆积中尚存大量空秕稻壳及稻叶、茎秆凝块……证为水生型一年生栽培稻,而非采集稻野生稻和多年生野生稻。”该鉴定表明
A.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B.黄河下游率先进入农业社会
C.河姆渡先民已成功培育水稻D.新石器时代农耕技术较粗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考古发现,距今(2019年)5300—4000年、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拥有陶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A.证明了长江流域已进入青铜文明B.代表了高度发达的早期中原文化
C.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D.反映了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
2019-09-18更新 | 266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