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下图是对我国某原始文化遗址的描述。该遗址所属的文化类型是(       
早期遗址距今7000年-5900年
稻作农业始终是主要的生业形态,狩猎、采集在经济生活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以架高居住面为主要特征的“干栏式”建筑为基本居住形态
A.大汶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良渚文化D.龙山文化
今日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其分布范围很广,彼此间地域差异显著。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与以河南为中心的龙山文化分别在不同的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基础分别是(       
A.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
C.仰韶文化、良渚文化D.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早期文明博物馆展示了这些关键词:“反山王陵”、“瑶山祭坛”、“玉器文明”、“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圣地”。这一早期文明最有可能是(       
A.仰韶文化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D.良渚文化
4 . 新石器时代某一文化遗存出土的彩陶有黑彩、红彩、白衣彩陶等,色彩绚丽,绘画手法高超。该文化遗址位于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4-06-1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桐·浦·富·兴”教研联盟高一下学期6月学考模拟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国玉文化第一次发展高峰大约在距今5300年前后。如图是这一时期三大代表性玉文化的部分典型器物与纹饰。这可以用于说明该时期中国(     

A.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影响B.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特色
C.玉器的制造技术领先世界D.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2024-06-09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大汶口文化晚期,安徽淮河流域遗址数量显著增加,人口规模较早中期明显扩大,有的聚落已达400多人;到了龙山文化时期,遗址数量增加到110余处,遗址规模和人口数量进一步扩大。由此可推知, 当时(       
A.原始农业逐步发展起来B.王权辐射的范围不断扩展
C.早期国家形态日益明显D.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该遗址对复原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性质、国家产生的历史及探索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下列与其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良渚文化遗址与其大体处于同时期B.陶寺遗址所在时期被称为列国时代
C.陶寺遗址时期已进入早期国家阶段D.陶寺遗址有助于研究母系氏族社会
2024-06-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红山文化发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大约在距今5800年进入古国文明阶段。红山文化的形成、发展、变迁及其后续影响,是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下列遗址属红山文化的是(     
A.牛河梁遗址B.良渚古城遗址C.襄汾陶寺遗址D.二里头遗址
2024-05-2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牛河梁遗址是距今5500年至5000年中华先民活动的遗址,为中华文化、中华国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这一遗址(     
A.出土了玉器和大型祭坛、神庙B.是黄河流域粟麦农业的典型代表
C.开始使用范大量铸造青铜农具D.代表器物被称为“蛋壳陶”
2024-05-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某遗址考古发掘的第四层上部普遍夹有一层至数层谷壳、稻秆和稻叶等的混合堆积物,并且发现了大量彩绘陶器。考察这些骨质生产工具,有用于农业生产的骨耜,渔猎的骨镞和纺织缝纫用的针、管状针、匕等。据此判断,该遗址属于(     
A.仰韶文化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D.红山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