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国君集权的趋势出现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023-12-11更新 | 315次组卷 | 3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西周时期,周王以五等爵制为原则确立对诸侯的统治秩序。如表为关于春秋时期五等爵制的相关记述。这说明春秋时期(     
《左传》僖公四年,许君卒于齐桓公伐楚军中,葬之以侯,礼也。
《吴语》吴王对晋人说:“孤欲守吾先君之班爵,进则不敢,退则不可。”
A.政治传统仍有约束力量B.礼崩乐坏形势日趋严峻
C.诸侯争霸成为社会趋势D.五等爵制推动社会转型
2023-11-11更新 | 471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韩非认为尊重和崇尚人才会使国势强盛;管仲认为要管理好国家,最关键的是人才,要“举而得其人”;墨子认为人才要德才兼备。诸子人才思想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A.争霸战争环境需要真才实学的人才B.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当政掌权的要求
C.反思宗法血缘关系下世官制的弊端D.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
2022-03-05更新 | 318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刘向《〈战国策〉书录》中载“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材料中的“田氏取齐”“六卿分晋”实质上反映了
A.异姓诸侯日益坐大B.宗法分封制趋向瓦解
C.大夫势力左右政权D.周王室权威得以加强
2021-11-16更新 | 639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郭希汾在《中国体育史》中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体育最为发达,“尚武之观念,遂深入于人心,忠勇义侠之士,蔚然为一代之光,则政治为之也。”郭希汾认为当时体育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C.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D.诸侯王重视体育娱乐
2020-07-28更新 | 270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角力”活动。它起源于周代的“讲武”习俗。《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到了战国时期,“角力”由单纯的搏击技巧训练变为宣扬武威、展示军事实力的“讲武之礼”,各国通过演武场面的宏大,两国选手比赛的胜负来达到耀武扬威的目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A.周王注重军事训练,出兵讨伐诸侯B.以车战为主,身体对抗性强
C.兼并战争频繁,人们推崇强悍武力D.法家思想已在各国推广实行
2020-06-14更新 | 369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周初号称“千八百国”,春秋时还剩一百四十八国,战国初仅余七大国与十几个小国了。由此现象可以推断(  )
A.周王朝民族融合不断加强B.战国时期统一趋势渐现
C.先秦列国纷争局面结束D.必将由一国统一天下
8 .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图属于哪一时期的形势图(   )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秦朝时期
9 . 据清人顾栋高考证:“鲁在春秋实兼有九国之地,齐在春秋兼并十国之地,晋所灭十八国……楚在春秋吞并诸国凡四十有二,宋在春秋兼并六国之地。”这种现象对中国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是
A.使中国实际上处于分裂的状态
B.加速了中国的封建化进程
C.加速了国家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D.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