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期,有一思想流派直刺儒家主张的“亲亲尊尊”与贵族政治,反对厚葬靡财的传统。据此可以判断,这一思想流派主张(     
A.不殊贵贱,一断于法B.逍遥自由,节用节葬
C.爱无等差,选贤任能D.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认为“今若使天下之人,偕皆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韩非子认为“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两者的主张(     
A.均倾向于强化社会控制B.基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C.导致鬼神信仰开始动摇D.否定了传统的天命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93年,在湖北郭店楚墓发现的一批战国前中期儒家文献(竹简)记载:“德者,且莫大乎礼乐焉”“教以礼,则民果以劲;教以乐,则民弗德争将。”这表明儒家强调实现德政的手段是(     
A.赏罚分明B.礼乐教化C.兼爱非攻D.隆礼重法
2023-01-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战国时期,儒者习礼必习乐,他们认为音乐不仅可以“兴”、“观”、“群”、“怨”,而且是节制与区分等级的象征,墨子却认为音乐不能解决“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因而没有必要。这说明当时(       
A.礼乐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桎梏B.墨家流行源于对儒家的批判
C.社会巨变导致时代风尚变化D.思想的多元造成了社会分裂
2022-06-2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某学者说:墨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义”,群体的公义要有“兼爱”为支撑的基础,人彼此相爱,没有偏差,才能使集体的爱成为社会公义的基础。这说明
A.共同富裕思想已经产生B.该学说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C.集体主义思想大行其道D.墨家关注平民群体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战国时期,墨子多次提到,衣、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喜福厌祸、欲生憎死都是人的共性,墨子认为达到人的欲就是福,达不到就是祸。《墨子。尚贤》中也提到了“生为甚欲,死为甚憎”的观点。据此可知,墨子(     
A.承认人的自然属性B.注重社会自由平等
C.维护底层百姓利益D.萌发近代人文精神
2023-02-1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墨子指出:“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据此可知,墨子主张
A.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救济B.建立“大同”和谐社会
C.政府要赈济贫困的人口D.社会财富为人民所共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楚公输班造云梯将攻宋,墨子达楚止战。两位奇才在楚国宫廷进行了模拟战争:公输班攻,墨子守,以鲁国民间工匠隐语作规则,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班九设攻城机变,墨子九次挫败;公输班技穷智竭投械认负。面对墨子高超智慧及宋国数百墨家弟子严阵以待,楚王哀叹:“无攻宋矣。”这体现了墨子
A.主张仁爱的核心思想B.崇尚和平的治世态度
C.非攻自卫的战争理念D.反对春秋的兼并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墨子则提出“节用”“兼爱”的主张。据此可知两者都强调(     
A.个人的人格修养B.礼乐制度的约束
C.爱设有等级差别D.以礼节制人性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墨家主张“非攻”,认为(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数艺,秋则废民获敛”。这种观点(     
A.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B.显示了明显的功利特征
C.顺应了时代变迁的需求D.渗透着诸子思想的交融
2022-07-1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