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国商鞅认为“强者必富,富者必强”,在分配社会剩余产品时,应重征赋税,尽量扩大国家所占有的份额。他主张“民弱则尊官,贫则重赏”,要想国强,就要使民在贫富之间运动。商鞅的主张(     
A.适应了兼并战争形势需要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C.增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D.冲击了贵族世卿世禄制
2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国变法“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爵位授予“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此项措施(     
A.完全剥夺了贵族的特权
B.提高了秦国的军队战斗力
C.增加了秦国的财政收入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 . “土地私有化的进行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增长,奖励军功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推行县制不仅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更有利于减少贵族对财政的截留”。该材料探讨的是,商鞅变法
A.使统一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B.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C.满足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D.使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021-10-27更新 | 398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为商鞅变法废除旧贵族特权后重新划分的秦国二十等爵位(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依次递增)功臣按照功劳大小受爵,依爵位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这一改革施
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
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A.缓和了新旧贵族间的矛盾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旨在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D.利于激励秦人的进取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记.商君列传》中写道,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材料中未涉及到的商鞅变法内容有
①强制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连坐法
④军功授爵制   ⑤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⑥废井田
A.①⑤B.②⑥C.③④D.⑤⑥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悉,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商鞅变法时县及其以下组织的结构示意图。这表明商鞅变法
A.激化了阶级矛盾B.瓦解了宗法制度
C.加强了地方统治D.扩大了统治范围
2020-06-22更新 | 443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商鞅变法改革成功的原因是( )( )( )
A.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B.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C.内容全面,措施得当
D.改革家的胆略和远见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的决心
E.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
2020-01-1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商君书》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国家的户籍册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
A.从地缘管理方式转向亲缘管理方式
B.由国家控制人口有利于管理和保证兵源
C.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和隐匿人口
D.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
2020-01-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经济上促进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大转型的措施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
C.建立县制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