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


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提炼材料中有关社会转型的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正确且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12-18更新 | 383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破产,商、周以来的“学在王官”日益转向了“学在私门”。这一变化
A.是百家争鸣局面推动的结果B.奠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形成D.加速了各家学派思想的融合
3 . 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经常受到冷遇,有时饭都吃不上,他自己也承认狼狈得如同“丧家之狗”。战国孟子周游列国时,已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贵宾般的礼遇,气派远非孔子之时能比。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法家的社会影响力扩大B.私学教育得到重大发展
C.诸侯政治争斗的需要D.礼贤下士之风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