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诗经》中描绘的贵族和平民女子,多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端庄、娴雅淑女形象。“楚辞”中描绘的女子多含有“美人迟暮”“香草美人”的理想化政治意象。据此可知,《诗经》和“楚辞”的共同之处在于(    
A.植根于礼制传统B.蕴含着人文精神
C.体现了平等意识D.彰显出士人风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该学者认为屈原之词
A.开创了个人独创新时代B.开辟了浪漫主义新天地
C.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D.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采用楚国民歌方言进行创作,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该作品是
A.《诗经》B.《老子》C.《庄子》D.《离骚》
2021-11-06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屈原在《天问》-诗开篇即写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些诗句
A.介绍了大量古代天文学成就B.反映了诗人强烈的探索精神
C.勾勒出诗人在流放时的心境D.蕴含着诗人对“美政”的追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屈原利用江汉一带流行的一种句式参差不齐、自由活泼的民歌形式,创造出了光辉灿烂、千古不朽的楚辞。这反映出楚辞的创作
A.立足于大众审美B.取决于当地文风
C.根植于社会生活D.受限于地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位文学家是历代文人的榜样。淮南王刘安评价他为人“志洁”而“行谦”。刘勰评价他的作品说:“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苑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这位文学家是
A.孔子B.屈原C.贾谊D.李白
2020-12-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下列各项中属于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是( )。
A.汉赋B.楚辞C.话本D.散曲
2020-07-11更新 | 3052次组卷 | 29卷引用: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龙被中原先民视作神灵,凤鸟则是楚地的图腾。在屈原的楚辞中出现龙20多次,频率高于凤;《离骚》文中历述尧舜禹汤、夏桀商纣等华夏人物,无一楚人。这说明
A.《离骚》脱离了社会现实B.诸侯争霸局面的结束
C.此时期南北文化的融合D.屈原对楚国已经绝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泪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这些“滴血的诗篇”
A.音节和谐,句式以四言为主
B.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C.出自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D.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时期,地处南方的楚国存在许多瑰丽的神话,《九歌》就是经过加工的楚国民间祭神的乐歌,能歌善舞的楚国人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影响了诗歌创作。材料表明楚辞(     )
A.植根于悠久的文化渊源B.创作出现了地域局限
C.开启了浪漫主义新时代D.侧重于反映自然风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