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墨子认为:“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材料反映了墨子
A.发现社会普遍价值B.思想植根社会现实
C.强调人性善恶理论D.找到天下大乱根源
2022-01-1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子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
A.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B.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
C.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D.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
2020-12-03更新 | 33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018-06-09更新 | 530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8年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 专题11古代中国思想科文(教师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先秦某思想家提出"仁则兼矣",认为仁爱必然地包含着兼而不别的精神。该主张
A.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B.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
C.旨在以仁政扩充人的善性D.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表1所示为老子、墨子和孟子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共同体现了
A.以德治国思想B.社会和谐思想
C.民贵君轻思想D.纲常伦理思想
2020-12-15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百所名校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墨家的“兼爱”思想
2018-01-01更新 | 486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0年佛山一中度高二上学期段考历史文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下列选项与该思想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民贵君轻B.节俭、尚贤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
8 .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当时出现的私有观念,儒、墨、法家诸子既肯定“私利”的合理性,又充分颂扬“公有”。这表明儒、墨、法家诸子
A.充分肯定夏商周三代B.认可天下为公的社会
C.都主张重建社会秩序D.全面否定了私有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孔子主张“保守”,那么先秦诸子不“保守”的就极少。如果说到“消极”,孔孟大儒的消极因素更多。如果说到“专制”,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都符合。这说明(     
A.思想一统趋势已经出现B.固化价值判断影响历史理解
C.诸子百家互相交流借鉴D.专制集权理论成为普遍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 ②墨家学派 ③斯多亚学派 ④智者学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6-11-27更新 | 50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6届高三高考联考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11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