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诗经》中描绘的贵族和平民女子,多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端庄、娴雅淑女形象。“楚辞”中描绘的女子多含有“美人迟暮”“香草美人”的理想化政治意象。据此可知,《诗经》和“楚辞”的共同之处在于(    
A.植根于礼制传统B.蕴含着人文精神
C.体现了平等意识D.彰显出士人风骨
2 .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
文学:
①春秋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②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__是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
医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8-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配套学案)-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分专题精准突破课件与配套学案(新教材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地域性文化的形成时期。战国中期,屈原以理性的审视扣天而问,其诗作《哀郢》抒发了楚都郢被攻破后的无尽悲伤。楚怀王在遭受秦国软禁时,宁可客死他乡亦不肯捐弃国土而偷生。这些现象体现了楚文化
A.开拓进取的特质B.浪漫主义的色彩;
C.忠烈爱国的情怀D.崇尚个性的追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其中大量的香草美人、神话人物、虬龙鸾凤,绝不是以意象本身的意义存在的,而是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思想和精神。这些在后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中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这表明《楚辞》
A.呈现平民化和世俗化的趋势B.可用于证实周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内容虚构对历史研究无价值D.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屈子行吟图》(见下图),成功地塑造了屈原的典型形象。画面上屈原踽踽独行,吟歌于泽畔,形容憔悴中有坚毅之色。屈子在踽踽独行中吟道

①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②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④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士人追到洞庭不见,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描述此“戏”的是
A.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B.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C.箫鼓声声且莫催,彩球高下意难裁D.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
2021-12-09更新 | 3272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该学者认为屈原之词
A.开创了个人独创新时代B.开辟了浪漫主义新天地
C.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D.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采用楚国民歌方言进行创作,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该作品是
A.《诗经》B.《老子》C.《庄子》D.《离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天问》有云:“列击纣躬,叔旦不嘉。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从这段材料可以读出的信息有
①描述了武王伐纣的情景   ②该诗的句式较为灵活
③反映作者大胆怀疑精神   ④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列诗句中,创作于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竣工的历史时期的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C.穿来自秦汉,流出注湘漓
D.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