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诗经》中描绘的贵族和平民女子,多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端庄、娴雅淑女形象。“楚辞”中描绘的女子多含有“美人迟暮”“香草美人”的理想化政治意象。据此可知,《诗经》和“楚辞”的共同之处在于(    
A.植根于礼制传统B.蕴含着人文精神
C.体现了平等意识D.彰显出士人风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
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屈子行吟图》(见下图),成功地塑造了屈原的典型形象。画面上屈原踽踽独行,吟歌于泽畔,形容憔悴中有坚毅之色。屈子在踽踽独行中吟道

①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②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④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士人追到洞庭不见,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描述此“戏”的是
A.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B.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C.箫鼓声声且莫催,彩球高下意难裁D.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
2021-12-09更新 | 323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该学者认为屈原之词
A.开创了个人独创新时代B.开辟了浪漫主义新天地
C.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D.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采用楚国民歌方言进行创作,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该作品是
A.《诗经》B.《老子》C.《庄子》D.《离骚》
2021-11-06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屈原在《天问》-诗开篇即写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些诗句
A.介绍了大量古代天文学成就B.反映了诗人强烈的探索精神
C.勾勒出诗人在流放时的心境D.蕴含着诗人对“美政”的追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某作品采用楚国方言,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句式灵活,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该作品是(  )
A.《大学》B.《论语》C.《孟子》D.《离骚》
2021-05-2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屈原利用江汉一带流行的一种句式参差不齐、自由活泼的民歌形式,创造出了光辉灿烂、千古不朽的楚辞。这反映出楚辞的创作
A.立足于大众审美B.取决于当地文风
C.根植于社会生活D.受限于地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读下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A.《诗经》B.《孟子》C.《荀子》D.《离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