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
2020-12-11更新 | 736次组卷 | 3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高考班)
2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该时期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深刻影响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属于该时期的中国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尊崇佛教、兼收并蓄
2020-12-01更新 | 244次组卷 | 111卷引用:2018—2019学年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卷
3 .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他们互相诘难,批驳的目的是
A.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B.发展私学教育
C.挽救奴隶制度D.研究人和人类社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时期“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而若将六艺、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类的书也包括进来,则战国时期“诸子”更要多至596家,书籍13269卷。与这一现象出现的相关因素有
①礼乐制度崩坏,典籍流入民间②士子竞相传阅,进而著书立说
③施教不问族类,颠覆传统教育④尊道礼佛崇儒,各取所长兼融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0-09-19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西周初年分封的71国中有53位姬姓诸侯,战国七雄中仅燕国王室为姬姓,其余六国均由异姓掌权。这反映了
A.“礼崩乐坏”B.大宗取代小宗C.中央集权加强D.诸侯混战
2020-04-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和谐思想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同学们要想加深对和谐思想的了解可以找下面的哪几本书?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2020-02-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钱穆《国史大纲》论及战国初期各国的社会状况时,把各国的情况概括成三种类型:“诸国中受封建传统文化束缚愈深者,其改进愈难,故____①____遂至积弱不振。其受封建传统文化束缚较浅者,其改进较易,故____②____相继称霸于春秋……而经君统篡弒以后,更得急速改变其国家之内部组织,自宗法封建国家激转而为新军国。___③___则以受封建传统文化之熏陶更浅,故其国家可以不经内部君统篡易,而亦追随改进为新军国焉。”①、②、③对应的应该是
A.鲁卫、齐晋、秦楚B.秦楚、齐晋、鲁卫
C.秦楚、鲁卫、齐晋D.鲁卫、秦楚、燕宋
2019-12-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清人赵翼论及战国时期的人物:“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自身而为将。”下列选项与此相关的有
①诸子百家的形成   ②争霸战争的开始       ③“士”阶层崛起        ④专业官僚的出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孔子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墨子崇天志、主明鬼;而老子则彻底抛弃了在鬼神问题上孔子的谨小慎微和墨子的勉力维续,罕言鬼神。此材料主要说明
A.墨家思想迷信色彩浓厚B.先秦诸子具有理性精神
C.儒道墨三家思想完全冲突D.儒家思想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