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国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利用政权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文化结合起来。这表明,商鞅变法(     
A.以血缘政治取代了官僚政治B.注重对秦文化的改造与整合
C.维护了秦国人民的根本利益D.使秦国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严厉推行分户析居的改革政策,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拆分到最细小程度。父与成年男子分居,都以户主身份列名国版。商鞅此举力图(     
A.推动重农抑商政策的建立B.维护小农经济主导地位
C.瓦解宗法制度的社会根基D.移风易俗实现社会转型
2022-10-15更新 | 537次组卷 | 14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的变法思想深得秦孝公的信任,制定了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其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推行县制
C.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D.“废井田,开阡陌”
4 . 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导致经济体制转型的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废井田,开阡陌
C.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D.大力推广铁犁牛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7 . 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是“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主要是
A.清除旧贵族残余势力B.强化政权存在的基础
C.改变落后的婚姻制度D.倡导民众的独立意识
8 . 商鞅制定的“军功授爵制”,打破了旧贵族世袭式的社会等级制度。不论尊卑贵贱、贫富多寡,要想获得社会地位和社会荣誉必须用对外战争中的斩首数目来换取。军功授爵制”
A.完全剥夺了贵族特权B.利于塑造秦人的尚武精神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9 . “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两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A.土地私有调动农民积极性B.扩充军队以增强战斗力
C.增加户口数量和政府赋税D.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10 . 下表所示是不同史书中关于商鞅变法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载出处
商鞅变法时的秦国,刑法条文“多如牛毛,密如凝脂”,处处约束(西汉)司马迁《史记》
商鞅每年秋天都在渭水河边处置罪犯,因为杀人太多所以把渭水河都染成红色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A.商鞅变法重视刑法的作用B.《史记》的记载更接近于客观真实
C.商鞅变法扰乱了社会秩序D.商鞅变法以“性恶论”为指导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