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据《史记》记载统计,孟子作书七篇,老子著上下篇,慎到著十二论,庄周著书十余万言,荀子列数万言而卒,等等。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阶级关系出现巨大变动B.经济结构发生了转变
C.形成百家争鸣思想局面D.奴隶主贵族丧失权力
2022-11-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礼记.学记》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期,教育形成了“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的局面。这表明西周时期(     
A.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B.私人办学较为普遍
C.初具了选官制的雏形D.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2022-07-23更新 | 39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中历史统编版纲要上同步测试题
22-23高一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成书于西汉的《淮南子》记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糜财而贫民,久服伤身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由此可见(     
A.社会巨变导致思想的多元化B.儒墨两学派同源异流
C.墨学兴盛源于对儒家的批判D.儒学与墨学相互交融
2022-11-21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未来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联考历史历史试题
4 . 据史料记载,当时周天子尸位素餐,列国各行其是,“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于是百家诸说容易在列国诸侯中找到热心的拥护者和实践者,正如荀子所说:“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由此可知,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是
A.士阶层社会地位逐渐凸显B.文化下移引发官学衰废
C.政治多元化下的现实需要D.学在民间已成蔚然风气
2020-12-05更新 | 41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从侧面反映了
A.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B.法家富国强兵之术
C.社会阶层的变动D.各国的历史风貌
6 . 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说明
A.史书体例有所创新B.新式选官制度建立
C.社会阶层发生变动D.统一历史趋势显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