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据考古发掘的战国简帛记载,“德”不为孔孟独享,“道”不为老庄专有,“法”不由商韩把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     
A.哲学体系范畴趋同B.争鸣态势不可调和
C.思想主张相互融合D.政治观念基本一致
2022-07-28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先秦文就中留下了大量关于“天人关系”的记载。这集中反映出先秦时期
“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
“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和人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道德经》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墨子·法仪》

A.人本思想已经出现B.宗法等级秩序瓦解
C.天人合一思想盛行D.诸子思想相互融合
2022-04-1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艺术班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齐语》记载:“桓公为游士八十人奉以车马衣裘,多其资币,使周游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这些从政权结构中游离出来的士,必须面临再就业的挑战。“游士”的再就业(  )
A.在社会转型中起决定作用B.维持了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
C.促进思想多元局面的出现D.是造成礼乐崩坏的主要原因
2022-02-15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吕氏春秋》记载,鲁惠公(前768年~前723年在位)曾派人向周天子请教郊庙之礼,史角奉周桓王之命前去传授,并一直留在鲁国,墨子也在鲁国曾跟随史角的后人学习过。《汉书·艺文志》亦载“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掌管宗庙的宫职)”。材料可用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百家争鸣的盛况B.学术下移的趋势
C.墨家思想的精髓D.人才流动的活跃
2022-07-1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考古发掘的战国简帛记载,“德”不为孔孟独享,“道”不为老庄专有,“法”不由商韩把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A.政治观念基本一致B.思想主张相互融合
C.争鸣态势不可调和D.哲学体系范畴趋同
2022-07-1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汉书·艺文志》记载,春秋战国数得上名字的诸子有189家,一共有4324篇著作。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制度更替,杂家无存B.百家争鸣,适者生存
C.政局动荡,学派融合D.诸子并起,互相诘难
2022-02-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