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思想进步不断推动人类创造出新的文明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春秋战国是古代中国社会变动最为激烈的时期,各种不同的思想在互相批评中不断融合,创造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

观点一:“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克己复礼为仁”观点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观点三:“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外,动无非法。”


(1)以上观点分别代表了哪些思想派别?依据材料简要归纳各派别提出的主张。
(2)这种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2020-04-0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原为韩国大商人。在赵国经商期间因结交秦公子子楚,后官至秦国相国,封文信侯。在他二百多年前,孔子的学生、大商人子贡,曾经“相鲁、卫”,“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当时,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①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门下都有大量门客。吕不韦自愧不如,便用优厚待遇招揽食客三千人。这些门客为他撰写了二十余万字的《吕氏春秋》。据学者统计,该书大量引用各种文献,如《易》《春秋》《论语》《墨子》《老子》《庄子》以及慎到、曾子等人的著作,“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力图把各家思想综合起来,并提出“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的观点,认为“听群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概括文中①②③编号处文句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并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示例:文句④信息:社会上出现了统一(政令与文化)的倾向。分析:国家长期战乱,人心思定:推动政治和学术的统一。

2018-01-01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