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士人追到洞庭不见,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描述此“戏”的是
A.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B.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C.箫鼓声声且莫催,彩球高下意难裁D.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
2021-12-09更新 | 327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下列各项中属于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是( )。
A.汉赋B.楚辞C.话本D.散曲
2020-07-11更新 | 3052次组卷 | 29卷引用: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诗经》中描绘的贵族和平民女子,多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端庄、娴雅淑女形象。“楚辞”中描绘的女子多含有“美人迟暮”“香草美人”的理想化政治意象。据此可知,《诗经》和“楚辞”的共同之处在于(    
A.植根于礼制传统B.蕴含着人文精神
C.体现了平等意识D.彰显出士人风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地域性文化的形成时期。战国中期,屈原以理性的审视扣天而问,其诗作《哀郢》抒发了楚都郢被攻破后的无尽悲伤。楚怀王在遭受秦国软禁时,宁可客死他乡亦不肯捐弃国土而偷生。这些现象体现了楚文化
A.开拓进取的特质B.浪漫主义的色彩;
C.忠烈爱国的情怀D.崇尚个性的追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列诗句中,创作于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竣工的历史时期的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C.穿来自秦汉,流出注湘漓
D.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6 . 记述屈原的文献史料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著名文学家,对他最早的四则记述如下
史料作者简介
《吊屈原赋》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贾谊被贬长沙王太傅,临湘水,做此赋。“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是关于屈原生平与创作的现存最早、最全面的一篇传记,塑造了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最终投江自尽的形象
《哀时命》庄忌(约公元前188~前105年)庄忌作《哀时命》赋,称:“夫何予生之不遘时(未遇到好时机)……(庄)忌哀屈原受性忠贞,不遭明君而遇暗世,斐然作辞,叹而述之,故曰‘哀时命’”
《九叹》刘向(公元前77~前6年)《楚辞》篇名。刘向身为宗室,屡屡上言切谏,却反遭迫害,故“追念屈原忠信之节,故作《九叹》”

(1)指出上述文献史料的类型并举例说明。
(2)阅读材料,说明上述记述屈原的文献史料有何共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
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古语有之:“顺乎天,应乎人!”其实问题的指向端在于“民生”二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引自《墨子》


“三表法”是墨子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仔细阅读材料一,分析指出墨子上述认识的立足点。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孔子及其后的屈原与墨子价值立场相近的理论主张与思考。
2020-11-11更新 | 456次组卷 | 7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楚国先贤有优良的忠爱宗国传统,屈原之前曾经出现过各种类型的忠于国家、忧虑社稷安危的人物,史实俱在,历历可数。有的奉公守法、安于贫困,有的视死如归、不顾个人利益,有的不追求个人名利。据此可以推知(     
A.楚国人民有良好的素养B.屈原熟悉楚国先贤爱国事迹
C.楚国历史记录保存完整D.屈原可能受到先贤精神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其中大量的香草美人、神话人物、虬龙鸾凤,绝不是以意象本身的意义存在的,而是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思想和精神。这些在后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中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这表明《楚辞》
A.呈现平民化和世俗化的趋势B.可用于证实周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内容虚构对历史研究无价值D.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