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儒家认为,君主统治的合法性表现在以“德”赢得民心,即君主务必要以德位兼备之身,行修齐治平之效:法家强调统治者要“循名责实、公正无私”:墨家认为,治国的贤人务必要量贤任事。这表明他们(     
A.思想体系一脉相承B.倡导贤人治国理念
C.迎合地主阶级需要D.呼吁重建社会秩序
2022-12-24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历史兴趣小组这样形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有的“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惩罚可以治国也”;有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的“用财节,自养俭”;有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些思想分别代表的流派是(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D.法家、道家、墨家、儒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战国时期的田齐法家主张“明王在上,道法行于国”“明君重道法”,同时又认为“仁义礼乐,皆出于法”。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
2022-11-1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法家认为:运用强民(即“礼、乐、《诗》《书》、善、修、孝、悌、廉、辩”等儒家思想教化)的办法来惩处不服从法令的民众,君主的统治会被削弱;运用对待奸诈之人的方法来治理善良的人,国家就会治理得越来越强大。由此可见,法家主张( )
A.严刑峻法B.执法要因人而异C.礼法兼用D.法律应及时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体现出他的治世理念源于(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22-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韩非子认为:“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故贤者劝赏而不见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谋臣,多次进谏遭拒,后被赐死)之祸……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这反映出韩非子(     
A.主张依法量刑B.推崇无为而治C.强调赏罚有度D.提倡尊德尚贤
2022-08-20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山东专用)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荀子认为“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韩非子主张“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两者都(     
A.重视法治B.主张强化个人权威
C.反对德治D.要求树立民本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认为“今若使天下之人,偕皆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韩非子认为“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两者的主张(     
A.均倾向于强化社会控制B.基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C.导致鬼神信仰开始动摇D.否定了传统的天命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据此可知,秦亡的主要教训是
A.秦二世违背秦始皇统治之道B.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
C.郡县制不足以巩固统一局面D.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同
2022-06-29更新 | 257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