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东周时期,晋、魏两国都曾尝试追认和承袭夏代的政治名位。晋平公曾经举行夏代郊祭礼仪以祭祀鲧(禹之父),魏惠王以夏代的后继者自居,称夏王,乘夏车,迁夏都,以天子之礼自居。据此可知此时(     
①夏代礼仪制度复兴                  ②宗教神权观念盛行       
③宗法分封制度瓦解                  ④诸侯争夺天下正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9更新 | 392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天津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 . 据《左传》记述:“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礼”) 以观德,德以处事。”春秋时期,“德”的内涵不再强调礼乐等级和对天子的服从,转而强调对民的重视。战国时期,“德”的内涵呈多元化发展,其中部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宗法秩序逐渐破败B.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C.变法运动开始兴起D.统一之势渐趋明朗
2024-01-23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2024届高考考前专项练习历史试题
3 . 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该事件(     
A.表明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形成B.反映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证明郑国成为此时最强大国家D.说明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力减弱
4 . 春秋时期,出奔是一项有准备、有选择、有退路的政治出行。据统计,由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向周边地区的出奔中,春秋前期是国君、公子出奔占主流,春秋中后期卿大夫及家臣逐渐成为出奔者的主流。这一变化反映了(     
A.传统政治秩序彻底瓦解B.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
C.政治权力下移现象明显D.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
2022-12-14更新 | 88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卿大夫家族发展成三支很有势力的宗族,被称为“三桓”。三桓将鲁国军队原有的上、下二军扩充成上、中、下三军,三桓各掌握一军,这种情况说明 (     
A.卿大夫家族掌握了诸侯国的实权
B.王室衰微导致诸侯国力量的膨胀
C.争霸战争促使鲁国增强军事力量
D.内乱导致鲁国逐渐走向分裂衰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