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  )
A.分封制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23-03-07更新 | 335次组卷 | 5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左传》记载,楚灭九国而设县,并有“九县”之称。《史记》记载:“(秦)武公十年,伐邦、冀戎,初县之。”秦国后期频繁地与六国发生战争,其取得的土地以一郡一县来计算。据此可知,秦国推行郡县制(     
A.源自对六国中央集权模式的移植B.是官僚政治实施的前提与基础
C.成为其能够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D.实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司马迁《史记》中载:(秦)武公……十年 (公元前688), 伐、 冀戎, 初县之。十一年, 初县杜、 郑。 ……(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该记载反映了
A.历代秦朝统治者都穷兵黩武B.郡县在统一全国前就已出现
C.秦朝对外战争致使民不聊生D.秦灭六国得益于正确的战略
2022-05-1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群臣争议实行何种地方管理制度时,秦始皇表态:“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因此推行的制度
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②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③开创了地方设县先例   ④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皇帝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措施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禅让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为中国古代史籍中有关郡县制的记载。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郡县制B.春秋时期郡县制已取代分封制
C.县制产生的过程形式多样D.秦国是最先推行县制的诸侯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中国古代史籍中有关郡县制的记载。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邦、冀戎,初具之。十一年,初县杜、郑”。“冬,楚子为陈夏氏乱故。伐陈……因县陈”
晋“遂灭祁、羊舌氏……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
秦孝公十二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
A.春秋时期县制已取代分封制B.县制产生的过程形式多样
C.秦朝是最先推行县制的国家D.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郡县制
10 . 《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
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②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④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9-08-12更新 | 19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省嘉祥一中高一12月质检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