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同学在统计秦朝到唐朝地方行政层级时发现,地方主要是郡(府)、县两级,但不同朝代设置的郡(府)、县数量不同(表)。据此可得出的推论为(     
朝代人口万人疆域面积/万平方千米郡(府)数量个郡(府)统县数量约/
秦朝20003504920
西汉来600061010315
隋朝46004701906.6
唐开元年间80008世纪中叶)9303285
A.满足疆域扩大的需要B.适应人口数量增加的变化
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顺应官僚队伍膨胀的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柳宗元认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柳宗元肯定分封制的进步作用
B.柳宗元极力反对郡县制的实施
C.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意义
D.柳宗元认为秦成功之处在于家天下的实行
2022-02-21更新 | 402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到:秦“有叛人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无叛州”,其意在表达
A.封建制度的合理性B.分封制的局限性
C.任人唯贤的重要性D.郡县制的优越性
4 .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群臣争议实行何种地方管理制度时,秦始皇表态:“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因此推行的制度
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②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③开创了地方设县先例   ④巩固了中央集权国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秦朝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叙述出处
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史记》
强秦罢去诸侯,而独自恃《桓子新论》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汉书》
A.秦王嬴政开创了郡县制度B.秦始皇对待属下刻薄寡恩
C.秦废分封有利于中央集权D.秦统一天下后废除了分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后人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这就是秦始皇的三大革命:称皇帝,反封建,大一统。革命的结果,是帝国制度取代了邦国制度,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极其深远。”据此,无法得出的选项是
A.秦朝开创的郡县制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B.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大一统”政体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
D.君主专制制度对后世形成了长远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在评论郡县制时认为“(郡县之制)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又有部刺史督察之,片纸可罢,一言可令,无尾大不掉之患,而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材料表明郡县制的设置
A.从根本上消除了分裂割据隐患B.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C.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控制D.建立并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时期,秦武公“伐邦、冀戎,初县之”;晋文公在新兼并的土地上置县,以“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些“县”的设置
A.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了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
C.维护了传统贵族的政治利益D.加剧了诸侯割居混战的局面
2020-06-14更新 | 550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2016-11-27更新 | 253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柳宗元《封建论》中记载:“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肯定中央集权制度,其奠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肯定中央集权制度,其维护了国家统一
C.否定中央集权制度,其激化了阶级矛盾D.否定中央集权制度,其束缚了社会的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