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1975年,毛泽东曾对在他身边为他读书的芦荻说:秦始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的评论。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以后,丧失了进取的方向,志得意满,耽于快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的压迫人民,无聊得很。

——中国网《惊人妙语论帝王》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包括哪些具体制度?和前代相比秦朝中央与地方政治制度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
2 . “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
A.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系统
C.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D.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2020-10-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B.皇权世袭的特点
C.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D.中央集权的加强
4 . “考秦之制……承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啧,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
A.构建起由丞相管军事的监察体系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开创了君权至上的皇帝制度D.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
5 . 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说:“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奠定后世王朝官制基本原则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机构臃肿的状况
2020-11-2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不利的时候出逃被普遍接受,秦汉之后则被普遍谴责。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分封宗法制度的崩溃B.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C.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D.民意左右官员的行为
2020-01-1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夏商周三代时,姓用以别婚姻,同姓不婚;氏用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秦汉时两者逐渐合而为一。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地域界限的打破
B.贫富差距的缩小
C.等级结构的改变
D.宗族意识的消除
8 .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二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选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1)据材料一分析“寡人”指的是谁?涉及他创建的有哪些重要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信息?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推行的这一政治制度的历史作用?
(3)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试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归纳其中最主要的两大矛盾。由汉到明清,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9 .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下图变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B.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10 .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作者对“原理”开创持赞赏态度
③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④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