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称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

——节选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

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可不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摘自《东华录》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2022-11-21更新 | 197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宰相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至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概括宰相职能的特点。
(2)据材料二,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运作程序。
(3)材料三中“罢宰相”的“高皇帝”是谁?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私”字大行的时代,财产私有化迅猛发展;人们为争私利熙熙攘攘而奔走上下,直至大打出手,朝野不安;社会关系以私为纽带进行了空前的大改组;士人的私理、私论大行其道、传播天下。总之,私字布满社会各个角落。

——刘泽华《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上)》

材料二   春秋战国两个时期革新最核心的差异在于是否以君主集权为旨归。结果,国君权力分散走低的趋势至此出现转机,开始了君主集权点据主流的时期……君主集权成为最可行能救急的模式,故制度的调整或改良就成为巩固权力的一个硬性要求,客观上促进了革新的深入与加速……数量日益上升的国家编户齐民,扩大了兵源,重纳租移点了国家财政的相当比重……乡里行政制度渐渐严密,国家控制加强,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整个行政权力架构对下层民众的倚重。……因此,全面的社会变革导致了新的国家形态产生,童书业先生指出:“春秋之末,'宗法’'封建’之制开始解体,新国家已在形成过程中。”

——摘编自苏辉《春秋战国之际的动荡格局与权力更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私’字大行”出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国家”的内涵并概括其各方面的表现。
4 . 统一前的秦国,丞相不仅是最高行政官,也可率兵出征。秦统一后,“太尉掌武事”,同丞相一样,也是“金印紫绶”,两者地位相等。这一变化表明秦朝
A.加强了君主权力B.中央机构完善C.完成了全国统一D.重视发展军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统治者在创新政治体制上的具体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大一统”内涵变化的原因。
2021-10-2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河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每每搬出天命为其政权寻找合法依据,其中以周武王所说的“革殷受天明命”最为典型。秦始皇则只字不提天命,只是颂扬自己的丰功伟业,常感慨于“天下共苦战斗不休”,所以才兴兵诛残贼,并“亲巡远方黎民”。这一变化反映了
A.贵族政治的瓦解B.君主集权的强化C.儒家思想的发展D.天命观念的消失
7 . 战国时期的秦国,丞相不仅是最高行政长官,还是最高军事首领,可率兵出征。秦朝建立后,“太尉掌武事”,地位同丞相,“金印紫绶”。这一变化反映了秦朝
A.君权遭威胁B.武官受重用C.相权被削弱D.职位专业化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与前代相比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地方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021-10-1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列如图一和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此变化所反映的本质是
A.皇权不断得到加强B.中央官员数量增多
C.大臣分工逐渐明确D.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
10 . 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B.皇权世袭的特点
C.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D.中央集权的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