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家国同构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2 . 战国时期官僚制度逐步形成。下面示意图展示了这一时期的官员分类。相应填写

①刺史   ②御史   ③博士   ④通判   ⑤巡抚   ⑥太尉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某学者发现古代史书中没有秦朝将“太尉”之职授予某人的记载,他得出结论说:“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秦太尉设而不授服务于皇权B.秦为加强皇权设置太尉一职
C.秦设太尉一职属于后人杜撰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4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史记》

材料二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秦始皇以什么方式来取名号?其奠定后来的什么制度?其名号制度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李斯为什么主张郡县?综合上述材料,全部过程体现了什么制度?
2021-09-08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秦朝九卿的部分职能,由此可以看出
A.九卿位于秦朝权力顶峰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具有一定家国一体观念D.地方体制发生重大革新
6 . 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
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廷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的重要方式。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廷议;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该制度
A.有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B.体现出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C.对皇权形成了有效的制约D.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特征
2021-05-10更新 | 1414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丞相与九卿的行政机构和隶属关系明确,形似现代国家的政府总理与下属各部部长。据此可知,秦朝
A.构建了完善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B.中央机构设置对后世影响深远
C.中央行政机构设置水平领先世界D.中央政府行政机构具有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周、春秋以来,就有“相”之称。战国后期,“相也者,百官之长也”;秦废相国,复置丞相,设一员称丞相,设二员则称左、右丞相。“相”的演变反映了古代中国
A.皇帝权力受到削弱B.官僚机构逐渐完善
C.丞相掌握国家实权D.皇权与相权的制衡
10 . 秦朝的九卿有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宫廷警卫的郎中令,宫门屯卫的卫尉,掌御用车马的太仆,掌刑法的廷尉和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生活供应的少府等。这表明秦朝
A.皇帝制度最终确立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具有家国一体观念D.形成分层管理的中央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