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秦汉之际有三场重要的政治论辩:第一场发生在秦统一天下后的政权构造过程中,以封建、郡县之辩为中心;第二场发生在八年之后,由封建、郡县之辩引发,以政治权力统合社会性意识形态权力为中心,但未成功;第三场是汉武帝即位之初与董仲舒的政治对话。这些论辩(     
A.表明儒家大一统思想被成功实践B.有助于实现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C.说明秦汉时期思想控制较为宽松D.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性大一统理念
2024-02-25更新 | 225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福建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2 . 西汉时期的人才选拔,除少数人物获得民间舆论支持而入仕外,其主要途径还是通经入仕。而至东汉,通过乡论入仕成为普遍现象。这一变化反映出东汉时期(     
A.官员的选拔渠道进一步拓宽B.社会阶层壁垒已被打破
C.乡里清议成为选官主要依据D.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增强
3 . 西汉前期,士农工商大都以追求财富和权欲作为动机;西汉后期,弥漫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这一变化缘于(     
A.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秦朝政治经济制度消亡D.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2024-01-23更新 | 334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周公形象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献记载中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周公形象时用到的一组材料。据材料回答问题。
周朝时期禽簋(现存的青铜器)载:(成)王伐(盖)侯(意指东征),周公谋(出谋划策)。
春秋时期《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周公为太宰”。
战国时期《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
汉朝贾谊在《新书·礼容下》评价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表格中战国前后周公形象的变化,并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2024-01-2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同时也提出“屈君以申天”,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这(     
A.保障了西汉政权的长治久安B.适应了封建正统的需要
C.体现了强化君权的思想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023-12-20更新 | 575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公元前127年,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提议旨在(     
A.减轻徭役和刑罚B.恩泽贵族C.削弱诸侯王势力D.增加税收
2023-12-20更新 | 81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是西汉高祖至宣帝年间官员文化出身变化统计表。这一变化在当时的主要影响在于(     
时间法家儒家道家其他及不可考者
高祖—武帝初年45.9%5%13.5%约35.6%
武帝初年一宣帝末年25.5%45.1%很少约29.4%
A.加强了中央集权封建统治B.官员文化素养普遍提高
C.淡化了对华夏文明的认同D.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归一
8 . 《史记·儒林外传》,共列录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三十九人,其中,齐鲁人二十八人。《汉书·儒林传》,综合西汉一代著名儒生的区域分布,齐鲁人占45.60%,著名的儒学学者中,有远至蜀、淮南、九江、江东。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主流思想的演变B.区域之间交流增强
C.齐鲁经济实力的衰退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9 . 下图反映的是西汉南方部分地区行政区划的变化情况。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应是( )

A.朝廷与诸侯矛盾异常尖锐B.地方行政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适应了大一统的时代潮流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原则
2023-11-11更新 | 67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与国家治理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基本特点。它既是历代封建王朝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国家治理自身的重要内容。大一统的政治基础是“要在中央”的中央集权,必须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妥善划分地方行政层级,有效分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并对地方官员实施监督;第二、处理好郡县与分封的关系;第三,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通畅。这是大一统国家治理的必备条件。

——摘编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依据材料和所学,围绕中央和地方关系,简述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的政治实践。
2023-11-11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