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实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这主要是由于
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
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
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
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从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2019-09-01更新 | 1145次组卷 | 45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艺考班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下图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019-01-30更新 | 5115次组卷 | 74卷引用:017年山东东营市2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方的世家大族被迫迁徙。到新的地方后,还要表明其本系某地方的某姓。世家大族此举反映出当时
A.血缘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门第高低决定社会地位
C.族群势力成为安全依靠
D.地域文化影响群体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料出处
“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后汉书·百官志》
建武十三年,“大飨将士,斑劳策勋。……罢左右将军官”《后汉书·光武帝纪》
“(匈奴)言之有理即可有西域……二十一年冬,车师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国俱遣子入侍……皆流涕稽首,愿得都护,天子以中国初定,北边未服,皆还其侍子叶厚赏赐之”《后汉书·西域传》

上表为《后汉书》中对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的历史叙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内政建设与边防政策相一致
B.地方豪强势力危及中央集权
C.开国功臣的军政特权被削弱
D.削减地方军有利于稳定边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东汉时期某农书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正月命女红趣织布
二月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彻夜为袷
三月清明节,治蚕室。谷雨中,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
六月命女红织缣缚
八月凉风戒寒,趣练缣帛,染彩色,擘绵治絮,制新浣故
十月培筑垣墙……可析麻,趣绩布缕
A.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兴盛
B.政府严格控制手工业发展
C.民间纺织业具有一定规模
D.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