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如图是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天下”思想构造图。“天下”思想诞生于先秦时期,汉代以后进一步发展。由如图可推知,“天下”思想的核心是
A.阴阳五行思想B.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伦理道德D.“大一统”思想
2 . 《汉书》记载董仲舒向汉武帝上书建议:“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建议的根本目的是
A.宣扬三纲五常B.实行无为而治
C.倡导独尊儒术D.巩固封建统治
4 . 许倬云认为“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体系,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这两条路在发展的途径上会交叉影响。”下列哪一项属于最初的交叉
A.荀子"仁义”与“王道”B.董仲舒“天人感应”
C.王阳明“心即理”D.王夫之“求天理于人欲之中”

5 . 材料 汉代教育领域的改革

汉初汉延秦制,于诸子百家各立博士,其数多至数十人。朝廷所崇信的学术,黄老之外,便是申韩,对于儒家思想并不重视
汉文帝时采纳贾谊的主张,以礼乐教化转移风俗,儒家思想才渐渐抬头
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增置五经博士,形成儒家独尊的局面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50人,以受经术,期限为1年。弟子员主要选自民间18岁以上的子弟。毕业后,能通一经以上的可补“文学掌故”,等第高的可充任郎官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到汉代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发展教育的政治背景,并说明其影响。
6 . 汉武帝采纳儒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目的是为了
A.消除地方王国的分裂势力B.巩固中央集权
C.加强对百姓思想控制D.提高儒家的思想地位
7 . 据《史记》载,汉初”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后来“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到汉高相晚年,“过鲁,以大(通“太”)牢祠焉”。材料表明
A.统治者对儒学的压制渐趋严格B.儒学已取代黄老思想的地位
C.儒学的社会影响力在逐渐提升D.社会变迁推动儒学的新发展
8 . 董仲舒高扬“崇儒更化”旗帜,寻找到与地主制经济最相契合的文化形态一涵盖阴阳家及法家的新儒学。之后,汉代帝王在实际运用中,大都儒法兼采,汉宣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由此可知汉代儒学
A.具有包容性和政治张力B.尚未确立天下独尊的地位
C.适应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无法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2020-09-18更新 | 465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董仲舒建议汉武帝:“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一建议的实施
A.加强了地方的监察B.削弱了丞相权力
C.有利于思想的统一D.增加了政府收入
2020-09-12更新 | 561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我国古代的一位儒学大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妻妾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位儒学大师是
A.孟子B.董仲舒C.荀子D.老子
2020-07-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中宁中学2019-2020学年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