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魏律·名例》规定:“诸犯死,若祖父母、父母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不在原赦之例。”这一规定表明
A.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B.经济发展促进了道德提升
C.儒法结合成为统治思想D.司法灵活且凸显儒家伦理
2018-02-13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因为
A.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D.它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写道:“西汉经商为富的人,虽富而不荣;耕读传家的,虽贫而尊。一旦显扬,远为富人所不及——因此商人只要家境粗给,也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材料主要反映出
A.西汉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西汉文化教育的普及
D.汉武帝后儒学地位提高
4 . 从汉朝起,历年二千,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干。其间或兴或衰,却没有一个学派或宗教,能夺取它的正统地位。儒学的不败原因有
A.严格拥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B.其它学派缺乏特长
C.统治者历来尊重儒学D.儒道佛鼎立,儒守中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董仲舒说:“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他提出的这一理论
A.使民间封建迷信思想氛围更为浓厚
B.便于汉武帝假借“天”来巩固统治
C.鼓励人们遵从道家提倡的顺其自然
D.促使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神学教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书生,你所遇到的情况可能是
①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有法家经典
②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
③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
④去过考试合格可以做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尚书》记载,周之文武将兴,兵渡盟津,白鱼跃入王舟;有火覆盖在王屋上,又忽然流动,变成了红羽乌鸦。如果按照董仲舒的思想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他可能认为
A.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B.汉武帝需要顺应上天意志
C.这是一种吉兆,是对周王美德的报答
D.这是一种凶兆,是对周王暴政的惩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儒术在专制制度的卵翼下不断发达变迁;同时全社会都认为儒术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在一个重人治重教化的社会里推行有此特长的儒术就成为了必然。由此可知
A.儒术重人治教化
B.思想文化受到社会环境制约
C.专制制度促进了儒术的进步
D.儒术适应了大一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2017-10-07更新 | 31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史书记载:“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魏晋南北时期,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唐宋以降,这种风气尤其炽烈。这说明
A.秦“焚书坑儒”不足信
B.选官及婚姻取决于门第
C.儒学成意识形态的主流
D.儒家思想影响逐步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