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
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
C.儒家思想已失去先秦的“民本”特色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2019-11-26更新 | 619次组卷 | 6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练习考试历史试题
2 . 根据汉制,每年八月,皇帝大祀宗庙,诸侯必须献金助祭,名曰“酎金”。汉武帝时,凡列侯所献酎金,成色与数目稍有不合,便取消其爵位。汉武帝这样做是为了
A.表达对祖先的尊重
B.显示皇帝威严
C.表达对诸侯的不满
D.巩固中央集权
2019-11-1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先秦以来,“周公辅政”的典故流传甚广。东汉时,周公“践祚当国”、“摄行天子事”的壮举也不被人们轻易提起。这一变化反映出
A.君权神授思想影响增强
B.儒学因王莽篡汉受到冲击
C.儒家纲常伦理得到强化
D.东汉后儒学重新成为正统
4 . 董仲舒一再强调“天,仁也”“圣人多其爱而少其严,厚其德而简其刑,以此配天”,“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据此可推知,董仲舒如此强调是为了(     )
A.制约绝对君权B.宣扬儒家道义C.巩固中央集权D.神化皇帝权力
5 . 孔子时代,儒家比较侧重强调“仁”和“礼”,汉代儒家比较侧重强调“孝”,并有“汉以孝治天下”之说。据此推知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
B.察举制取代了军功授爵制
C.汉武帝采取诸多尊儒措施
D.汉代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
2019-09-03更新 | 60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2019-06-08更新 | 16752次组卷 | 19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
2019-06-08更新 | 6717次组卷 | 8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这反映了知识阶层
A.积极倡导“君权神授”
B.希望权力受到制约
C.喜欢空谈纲常伦理
D.为“独尊儒术”不择手段
9 .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2019-01-30更新 | 2622次组卷 | 57卷引用: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