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疫病多少和流行时间长短与国家作为息息相关。有学者统计了两汉时期有历史记载的疾疫情况,发现西汉和新莽朝历时231年,有疾疫17次,平均13.59年一次;东汉历时195年,有疾疫34次,平均5.9年一次。这一变化说明东汉(     
A.气候变化灾害频发B.朝廷控制能力有所削弱
C.医疗技术出现倒退D.天人感应思想不受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如图漫画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某一历史现象,其影响是(     

A.东汉时期地方势力威胁中央B.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D.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继位,年寿不长。皇帝年少不能亲政,太后掌握朝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逐渐长大,不满外戚干政,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又因此掌控朝政,从而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外戚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被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外戚和宦官势均力敌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A.刘秀建汉B.武王伐纣
C.陈胜吴广起义D.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2019-10-17更新 | 1080次组卷 | 63卷引用: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整理了关于秦汉时期历史时期演变的时间轴,空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焚书坑儒,张骞西行B.与民休息,光武中兴
C.陈胜起义,独尊儒术D.百家争鸣,党锢之祸
2020-11-04更新 | 604次组卷 | 30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汉时,刺史“以小制大”,监察地方,东汉继承了这一制度。东汉灵帝年间爆发黄巾起义,四方多事,朝廷选派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的军事、财攻、民政大权。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监察区“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B.形成路、州、县三级制度
C.东汉皇帝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D.出现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局面
2021-07-07更新 | 543次组卷 | 30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5·上海·高考真题
7 .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
A.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B.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
C.汉武帝时代的盛况D.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初年,人口达到5 300万。东汉末年,由于军阀割据混战,人口锐减到一千多万,曹操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瓦解东汉政权B.官僚集团的内讧
C.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D.民族间战争不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某同学根据东汉中后期政局变化所作的示意图

图中A、B两处应为
A.轻徭薄赋、独尊儒术B.王莽改制、农民起义
C.光武中兴、党锢之祸D.外戚专权、宦官得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汉光武帝刘秀恢复西汉的三十税一制,实施度田,并六次下诏释放奴婢。这些措施体现出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
A.扶植豪强地主B.强化中央集权C.以“柔道”治天下D.遏制地方势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