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2019-12-27更新 | 1307次组卷 | 8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30多位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他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总结了经商的经验和原则,强烈反对政府与民争利,要将主张盐铁官营、剥夺商人利益的桑弘羊油烹以谢天下。可见司马迁
A.反对重农抑商B.肯定商业地位
C.主张严刑峻法D.延续百家争鸣
2022-04-30更新 | 283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秦律·金布律》规定“有买及卖也,各婴(挂)其贾(价)”,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受钱必辄入其钱缿(陶制容钱器)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罚)一甲”。这一规定说明
A.政府对市场交易的管理严格B.重农抑商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C.秦朝法律形式主义色彩浓厚D.民间商品交易市场乱象丛生
2022-06-03更新 | 554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2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汉初年,匈奴人民经常用马匹和毛皮向汉族人民换取所需要的手工品和农产品。汉族的缯、絮等日用品深受匈奴人民喜爱,匈奴的良马和毛皮为汉族人们所珍视;部分商贾从西南夷运出笮(地名)马、牦牛和奴隶,再将巴蜀的铁器和其他商品,如枸酱等运入西南夷。这反映出西汉初期
A.边境贸易较为频繁B.丝绸之路日益兴盛
C.民族关系和谐融洽D.政府推行重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在四川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砖中有很多是有关酒肆的,其中最典型的是在四川彭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砖《酒肆》(如下图),图中有酒具、运酒者、卖酒者、买酒者等。作为一项史证,画像砖《酒肆》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时四川地区
A.商业突破了严格的时空限制B.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
C.重农抑商的政策出现了松动D.生产力发展推动了市场繁荣
6 .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主要史实有(  )
①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   ②中亚的葡萄、西瓜、胡萝卜等农作物传入中国   
③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⑤越南占城稻传入中国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7 . 西周周公订立“重市政,征商税,立泉府,同度量,谨门关”等相关商业法制,汉代武帝则推行以盐铁官营、均输平准为核心的商业法制。这些商业法制的出现,反映了统治者
A.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理念B.践行工商食官的坚强决心
C.实施以法治国的主观诉求D.协调经济利益的政策手段
2022-02-02更新 | 24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五铢钱自汉武帝推行以来长期使用,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曾下达法令“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但魏明帝时又重新铸造五铢钱发行,史载“至晋用之,不闻有所改创”。五铢钱的存废
A.源于货币制度的惯性B.体现长期战乱的危害
C.促成世家大族的兴起D.反映商品经济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文献典籍记载,汉代出现了大量以出产地命名的特色商品,如鲁缟、齐纨、蜀锦、济南剑。西北出土的肩水金关汉简和居延汉简里也出现“河内甘两帛”“广汉八稷布”等字样。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官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B.国家统一促进商品流通.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区域长途贩运开始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盐铁转属大司农管理,规定民间不许再私自煮盐冶铁,也不许私自贩卖盐、铁;公元前81年,汉政府颁布法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商业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B.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C.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