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记》载:西汉时期关中地区"畜牧为天下饶”,而巴蜀一带则"饶姜、丹砂、石、铜、铁、竹、木之器”“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材料表明,西汉时期
A.家庭副业发达B.农业发展迅速C.区域差异明显D.经济交往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代长安城中市的周围均建有围墙,市中官署旗亭上插旗以示当市,日暮收旗以示市罢。西晋以后市的围墙仍在,但插旗当市逐渐被击鼓取代。这说明
A.官府不再直接管理市场B.市的交易逐步突破时间限制
C.市实行封闭集中的管理D.市的管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本富最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材料反映出
A.司马迁肯定求利的正当性
B.司马迁肯定“重农抑商”的合理性
C.《史记》开创经济史叙事
D.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环境逐步恶化
4 . 阅读下面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第(1)题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和第(2)题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了商业繁荣?
(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第(3)题中的信息,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019-09-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练习历史试题(3.18)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业在西周时是受到重视的。《周书》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肯定农工商都是社会所必需。周文王时遇到大荒灾,曾运用商业政策来解决困难。给各地商人运进的食品在运输、住所、货币及其他需用品方面予以种种便利。又为繁荣都市,给予乡村商人移居城市者以居住上的便利。殷、周时代已有自由商业的萌芽,如《酒诰》中说:“肇(敏)牵牛车选服(事)贾,用孝养厥(其)父母。”《国语.郑语)载周宣王时有制造“厭弧箕服’而自行出卖的夫妻二人。毫无疑问西周时已有原始货币,货币的出现是商业发展的表现。

——宋长旭、张景智《先秦时期商业思想简述》

材料二   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民之内事,莫苦于农,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商贾之士佚且利”,故欲使人民安心于农,须对商贾加以限制。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三   楚汉战争时,“楚汉相距(对峙于)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一石米值万钱)(《史记·货殖列传》),“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斛:计量单位,与石相似)。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钱。到汉文帝时,谷价至“石数十钱”(桓谭《新论》),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的记载(《史记·律书》)。到汉武帝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业在西周得到发展原因和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抑商思想产生的原因及抑商的手段。
(3)说明材料三粮食价格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价变化的原因。
2020-07-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长安9市格局不一,名称混乱,甚至有的在城外,其面积占居民区的22.5%;唐长安2市东西对称,形制雷同,其面积占居民区的3.7%。这表明
A.汉市官府管理混乱B.唐市商品经济衰落C.汉市可能自发形成D.唐市经济职能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为西汉商业城市分布图。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在于(       
A.交通条件的优化B.抑商政策的松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外贸易的增加
2020-05-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排列了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的豪民巨富,其中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中所出富豪最多。这反映出
A.政府积极鼓励私人铸铁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封建社会利于造就富豪D.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
2020-08-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历史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材料一   

世界各地区历史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时间区域/国家GDP总量百万美元GDP 比例世界百分之 (%)
1年汉平帝元始元年2682026.2
罗马帝国2200021.5
西欧1111510.8
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
辽圣宗统和十八年
2655022.7
西欧(中世纪)101658.7

(注:数据来自于相关参考文献。和其他一切对历史上的经济数值之评估一样,相关的计算可能有些或者不全然准确,仅供参考。)


问题
(1)结合所学,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

材料二   

时间区域/国家GDP总量百万美元人均GDPGDP 比例世界百分之 (%)
1500年明孝宗弘治十三年6180060025
英国28157141.1
1600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9600060029.2
英国60079741.8
1700年清圣祖康熙三十九年8280060022.3
英国1070912502.9


问题
(2)观察中国与英国在1500—170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的状况,试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时间区域/国家GDP总量百万美元人均GDPGDP 比例世界百分之 (%)
1820年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22860060032.9
法国3843411355.5
英国3623217065.2
日本207396693
德国2634910773.8
美国1254812571.8
1870年大英帝国26500024.1
清穆宗同治九年18974053017.2
英国10017931909.1
美国9837424458.9
俄罗斯帝国836469437.6
法国7210018766.5
德意志帝国7142918396.5
日本帝国(明治时代)253937372.3
1913年大英帝国57040621.1
美国517383530119.1
中华民国2413445528.9
德意志帝国23733236488.8
俄罗斯帝国23235114888.6
英国22461849218.3
英属印度2042416737.6
法国14448934855.3
日本帝国(大正时代)7165313872.6


问题
(3)观察材料三,阐述1820至1913年间数据变化的特征和原因。
2019-11-0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秦汉时期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项制度就“制度创新”观点进行论述。(说明:论述可从制度创新背景、与中央集权关系、对王朝盛衰影响等角度入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2016-11-27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彭州中学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