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1 . 公元前115年,桑弘扬提出“均输”方案,中央设均输令,地方设均输官,负责推行均输法。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公元前110年,桑弘扬又设平准法,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贱时买进物资,贵时卖出,以平抑物价。桑弘羊的这些举措
A.着眼于缓和阶级间矛盾B.调剂了各地所需物品
C.推动盐铁专卖制度确立D.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
2019-12-0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2019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西汉和唐朝工商业分布图中能得到多种历史信息。比较两幅图,请提取三项工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将西汉至新莽时期长安之外的五大重要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称为“五都”。王莽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皆置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材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B.区域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C.政府注重对市场的管理D.工商业市镇兴起和发展
2020-09-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汉早期的王侯墓,大多仿战国风格,注重高大坟丘,深邃墓室,多重棺椁,随葬品多为铜陶器。文景之后,模拟地上豪华府第建筑的风气开始流行,随葬品有玉衣、丝织品、金银器等。王侯墓风格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奢靡之风逐渐扩散开来B.官营手工业日益进步
C.王侯拥有高贵的政治地位D.政局稳定和生产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东汉时期,议郎给事中桓谭上疏,针对当时富商大贾“多放钱贷”经营形式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让商人告发商人的建议,这只是一种在其总体实力丝毫无损条件下的解决办法。尽管如此,该建议也并未得到光武帝的应允。这表明当时
A.君主放弃对市场的管理B.政府对商业发展缺少合理规划
C.商人社会地位得以提高D.政府的专卖政策受到一定冲击
2020-07-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汉朝人民在缴纳赋税时,算赋口赋用货币;田租用谷粟,更赋可用货币代替;买爵赎罪用谷粟,同时政府支付多用黄金或钱,东汉则布帛多于黄金。由此推测
A.农民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减轻
B.农民的负担沉重
C.商品货币关系复杂
D.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律规定: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工商业者,收钱时必须立即把钱投进“蛎”(一种容器)里,使买者看到其投入,违反法令则要被罚款;别国客商来做生意,如没有把通行凭证先交给官吏,与之交易者则也要被罚款。这些规定是为了
A.打击工商业者
B.限制农民经商
C.协调官商关系
D.规范商业行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文帝曾取消过关用传的制度(传即通信证),放松山泽之禁,促进商业、盐铁业发展,还准许富人买粟输送到边境,按所输多少获得爵位,这表明
A.重农抑商政策遭政府舍弃B.中央调控资源的合理利用
C.农业生产已经逐渐恢复D.私营手工业获得发展契机
9 . 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在大夏(今阿富汗)见到了邛竹杖、蜀布。大夏国人说,他们是从身毒(今印度)购买来的。这一记述可以用来证明
A.张骞正式开辟了丝绸之路B.大夏国和身毒贸易关系密切
C.从四川到南亚存在商路D.中国与中亚的贸易关系早就存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商品买卖重在诚信,下列朝代最早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的是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