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汉墓出土画像石《农作·养老图》的拓片,画中一老者手持鸠杖坐于树下(东汉郑玄据《周礼》注解鸠杖是君王赐予之物),一人手提食盒准备侍奉老者。这反映汉代(  )
A.扶助老幼的社保体系完备B.休养生息政策开始实施
C.书画作品体现了文人意趣D.儒学教化引领社会风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我国各地汉墓出土了许多被定名为“泗水取鼎图”的画像石,这些画像石上.都刻有秦始皇于泗水上观看取鼎时的一个关键情节:鼎已被发现并“系而行之”,然而遭“龙齿啮断其系”,终“不得”,令秦始皇绝望以致失态。这反映了汉代
A.存在天人感应观念B.泗水取鼎图的情节真实可信
C.传承秦朝政治制度D.青铜铸造的技术超越了秦代
2021-04-27更新 | 68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为东汉末年山东嘉祥武梁祠前石室画像《邢渠哺父》图,描写了邢渠跪身执双箸哺父场面。该图反映出
A.儒家伦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B.普通民众生活的困苦
C.儒学出现世俗化趋势D.政治一统对社会习俗的改变
2021-03-0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优质校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为清代前期四川绵竹年画《孝行图》画中,汉太后曾病三年,文帝侍奉不怠,衣不解带,汤药必先亲尝后奉母。这反映出
A.教化是清代绘画的主要功能B.汉代儒学备受清廷推崇
C.纲常伦理促进了医学的发展D.传统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5 . 康熙时出现了“五伦图”瓷器,图画中以凤凰、仙鹤、鸳鸯、鹡鸰、黄莺这五种禽鸟寓意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据此可知,清代“五伦图”瓷器
A.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B.渗透了浓厚尊卑意识
C.体现了中外贸易繁荣D.迎合了市民阶层需要
6 . 下面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据该图可推知
A.法家思想的消亡B.儒学地位的提升
C.地方教育的完善D.武帝对儒学抵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代画像砖记录了发生在汉代的一些社会现象。观察以下汉代画像砖,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长袖乐舞图             ②董永事父图             ③讲经图
A.汉代统治者生活比较奢侈B.汉代统治者提倡孝治天下
C.儒家思想重视文化的传承D.儒家思想对社会影响较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汉画像砖《养老图》(如图)反映了统治者救助下层民众的现象,其救助原因包括天现异象、针对特殊群体救济等。这反映了
A.无为而治的政策B.民本思想的影响
C.保障制度的成熟D.等级秩序的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是西汉文翁纪念馆图,《汉书循吏传》中记载:“文翁,庐江舒人一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摇,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文翁因好学中利一举受重用B.汉郡县官员都可自行任命
C.儒学在当时备受重视D.汉代教育只有官学体系
2020-09-25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唐人王维所画《伏生授经图》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学者伏生(公元前260年——公元前161年)受聘官府讲经的场景。画面中的伏生年过九十,著头巾,头微侧,坐于蒲团上,右手持卷,左手指点,双目圆睁,似乎讲经正到紧要之处。伏生所授之“经”应为
A.法家学说B.儒家著作C.佛教典籍D.道教经书
2021-02-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