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使中国不同地区受外来文化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但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总之,中国辽阔的疆域,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延续性、独立性与保守性特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换句话说没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便不可能产生。

――摘编自刘婷《浅谈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特征形成”的影响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罗图书,号召献书,设抄书之官,并允许人们进行研读。《汉书·艺文志》所载儒家以外诸子著作的数量如此之多,不能不说与汉武帝有很大的关系。充当田蚡副手的韩安国,便兼学韩非和杂家说。受到汉武帝净礼的汲黯,"学黄老之言"。给汉武帝出主意打击诸侯王的主父偃,"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他和赵人徐乐、齐人庄安,同为典型的杂家,同样上书言事,同时受到汉武帝召见并叹为相见恨晚,而主父偃还赢得同时任何儒者都梦想不及的恩宠。

——摘编自牛秋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形成及时人、后人之批判》

材料二 罢黜百家只能说是罢黜黄老之学取得了成功,关于历史观念的认识过程,某种先验的历史观念代替历史实际的做法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做法。说到底,汉武帝是政治家,而不是学者,他真正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最关心的并不是学术。

——摘编自朱维铮《儒术独尊的转折过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作者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理解。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争议现象的认识。
2022-06-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打破“学在官府”局面B.维护儒学正统地位
C.促进学术思想自由发展D.培养实用技术人才
4 . 如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与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相符合的选项是
A.a处百家争鸣、b处尊崇儒术、c处佛道冲击、d处理学出现
B.a处焚书坑儒、b处玄学兴盛、c处佛道冲击、d处批判儒学
C.a处焚书坑儒、b处尊崇儒术、c处佛道冲击、d处理学出现
D.a处焚书坑儒、b处尊崇儒术、c处佛教传入、d处理学出现
5 . 汉武帝时,在长安设太学,置五经博士,“以养天下之士”。据史料记载,武帝时学生仅50人,昭帝时100人,宣帝时200人,元帝时达1000人,成帝时增至3000人。太学的设立和发展
A.拓宽了官员晋升的渠道B.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适应了治国理政的需要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2022-05-2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汉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汉武帝则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的演变实质上反映出
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
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彻底改造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
7 . 西汉时期,太学设在京师,五经博士实际就是“教授”,博士弟子有开始的几十人主键增至数千人,其课程有《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这反映出
A.儒学地位逐步上升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官立学校开始出现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2022-05-1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先秦阴阳家认为政治教化必须与所属德行相配。汉昭帝时,泰山有大石自立,昌邑有枯树复生,董仲舒的再传弟子眭弘根据这种异象建议昭帝禅位。汉元帝时,司隶校尉盖宽饶上书,指当时“圣道渐废,儒术不行”,君主“不得其人则不居其位”,建议元帝禅位。成帝时的谷永,亦向皇帝提出禅位建议,甚至汉哀帝本人亦曾提议禅位给董贤。这反映了
A.汉代儒学的粗鄙B.汉朝政局的动荡
C.统治阶级的昏庸D.西汉后期人心思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了很多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主张,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宣,”这些主张旨在
A.促使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思想B.糅合儒道法思想捍卫君主统治
C.把道家的道统变成封建的法统D.以外儒内法中和统治集团矛盾
10 . 以下材料为中国古代四位思想家的言论,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②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③凡文之不关于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无关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