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汉书·循吏传序》记载:“相国萧(何)、曹(参)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皇帝)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一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治国政策的适时调整B.根源于轻徭薄赋的政策
C.表明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D.消除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2023-10-24更新 | 61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初立的汉王朝由于秦朝暴政的剥削以及连年的战争,面临的是一片荒凉的社会景象——人口稀少,物资残缺,粮食生产极度萎缩。正如史书记载的那样“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出现了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这一盛世出现的原因是(     
A.秦末战乱,田地荒芜B.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C.均输平准,平抑物价D.尊崇儒术,儒学独尊
3 . 下图所示,这一制度(     
   
A.出现于西周B.加强了君主专制C.不利于中央集权D.是汉武帝创立的
2023-10-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据此可知,汉初(     
A.休养生息成效显著B.耕作方式发生改变
C.农耕经济高度繁荣D.儒家仁政得以实施
5 . 贾谊在《新书·等齐》中描述了汉初官制:“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据此可知,汉初(     
A.形成了完备的官僚体系B.埋下了王国叛乱的隐患
C.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D.发展了古代的选官制度
6 . 历史逻辑推导能力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思维能力。下列推导符合逻辑的是(     
A.阶级关系新变化——铁犁牛耕——旧的贵族等级体系瓦解
B.秦暴政速亡——汉初“与民休息”——出现“文景之治”
C.分封制易形成割据——汉初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七国之乱”
D.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创立——中央集权加强
8 . 长安历史悠久,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以下有关长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②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长安       
③隋朝在长安广设粮仓                           ④唐朝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的使节和侨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 . 周行分封制,国祚延续 800 年, 但周末中央太弱;秦行郡县制, 中央集权加强, 但仅历二世而亡。汉高祖有鉴于此, 兼采两代政治体制之长。这表明在西汉初年(     
A.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B.郡国并行制得到实施
C.郡县制不利于维护皇权D.郡县制开始全面推行
2023-09-16更新 | 724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萧条,农民流离失所,甚至自卖为奴;投机商乘机哄抬物价,民不聊生。面对这种情况,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严刑峻法B.休养生息C.焚书坑儒D.独尊儒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