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公元前178年,汉文帝即位不久,出现日食。他趁机下了一道罪己诏,主动承认自己“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公元前177年,又出现了日食,而这一次,文帝则让宰相周勃去封地任职,使他离开长安政治核心圈。汉文帝这两次日食的举措(     
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B.意在削弱丞相的势力
C.顺应政治统治的需要D.推动儒学地位的提高
2 . 《汉书》记载,颍川太守黄霸以“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后汉书》记载,丹阳太守李忠“三公奏课为天下第一,迁豫章太守”。《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记载了东海郡19个长吏的升迁情况,其中有70人升迁与黄霸、本忠相类。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察举制逐渐被时代淘汰B.官吏选拔程序日趋规范
C.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D.政府重视社会经济发展
3 . 2019年以来,云南河泊所遗址先后出土了大量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的封泥(信件的封缄),如“滇国相印”“益州太守章”“建伶(县名)令印”“同劳(县名)丞印”等。这主要表明当时(       
A.郡国并行制影响扩大B.边疆治理具有政治智慧
C.国家统一的进程加快D.推恩令实施具有策略性
4 . 如表是西汉前期部分封邑民户数量统计表。据如表可知,在此期间(     
封邑侯名初封户数封国年限封国废除时户数
酆(今河南境内)萧何8000户约40年间文帝20年
(公元前160年前)
26000户
柳丘(今河北境内)戎赐1000户约60年间景帝14年
(公元前143年前)
3000户
曲逆(今河北境内)陈平5000户约70年间武帝12年
(公元前130年前)
16000户
A.王国问题亟待解决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社会经济恢复发展D.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2023-09-02更新 | 350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如表为西汉时期丞相出身简表。

出身

前期

中期

后期

功臣

10

3

0

功臣子

3

5

0

外戚宗室

0

3

1

掾史文吏

0

8

2

经学之士

0

1

10

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C.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D.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
2023-08-25更新 | 92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9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补习班上学期入学考历史试题
6 . 据《史记》等书记载,西汉时人们热衷“驱逐”运动,连温良谨慎的汉文帝也追求这种“追速致远”的竞技乐趣。汉武帝执政,尚武之风益起,社会上又流行军事武艺运动,该记载表明,在西汉(     
A.时代推崇阳刚力量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儒家思想受到抑制D.皇帝主导人们运动喜好
7 . 项羽被打败后,众诸侯上书推尊刘邦为皇帝说:“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秦亡汉兴成为天下大势B.刘邦势力强于各诸侯王
C.封建正统观念影响深远D.对皇位合理存续的重视
8 . 汉初,畜力比较缺乏,政府禁止杀牛和盗牛,规定凡是偷盗牛马者,将处以重刑。而到汉武帝时,“始开三边,徙民屯田,皆与犁牛”。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实施重农抑商的政策B.农业耕作技术不断革新
C.生产逐渐恢复并发展D.食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9 . 汉景帝时,窦太后因宠爱小儿子梁孝王,便一直试图让景帝立弟弟梁孝王为储。大臣袁盎引《春秋经》中宋宣公事例据理力争,“微言大义”,力陈嫡子正系嗣位的正统性,成功阻止了窦太后的企图,于是景帝之子刘彻被立为太子。这说明当时(     
A.宗法观念仍然受到高度重视B.主流思想正统地位的巩固
C.皇权中的母族影响大大削弱D.儒家经典的权威不容违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