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2023-10-24更新 | 437次组卷 | 104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举措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西汉实力B.密切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C.解除了匈奴的威胁D.加强了与欧洲和北非的政治交往
2022-09-12更新 | 1562次组卷 | 39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B.实现民族交融C.增加税收D.加强中央集权
4 . 下列叙述中哪项最能概括董仲舒的成就
A.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
B.改造了原来的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与道家的合理成分,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C.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D.一生注重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全部消亡
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
2020-12-16更新 | 232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5-2016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6 .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凿空”指的是(   
A.开辟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B.张骞得到西域各国信任
C.实现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D.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7 . 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中枢机构示意图。这种中枢结构始于
A.秦朝B.西汉C.唐朝D.北宋
2020-01-07更新 | 343次组卷 | 21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重武轻文,内外相制
B.增设机构,重用近臣
C.三省分立,分割相权
D.设立刺史,加强监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西汉武帝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积极开拓疆域,国力富强。以下是汉武帝作为的是(     
①颁布推恩令   
②建立中朝   
③设立刺史   
④派张骞出使西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深刻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A.道家思想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D.儒家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