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在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2024-01-08更新 | 289次组卷 | 84卷引用: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时训练-2020-2021学年【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2 .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
汉景帝十三年前144年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
A.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B.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C.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D.王国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加强
2022-09-08更新 | 92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练习)-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 . 元鼎四年,汉武帝下令实行“告缗”,鼓励民间相互告发,规定将所没收违法商人资产的一半奖励给告发者。这种做法(     
A.限制了对外贸易发展B.打击了私营工商业者
C.开启了抑商思想先河D.抑制了地方割据势力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022-03-2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河间献王好儒学,从民间收集经过秦火保留下来的《尚书》《礼记》等古文先秦旧书,经考辨将正本献给朝廷。《汉书》评价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作注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淮南王亦好书,但“所招致率多浮辩”,故颜师古说他“言无实用耳”。

——摘编自《汉书》等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的背景,并简析河间献王被评价为“实事求是”的原因。
2022-03-29更新 | 23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十年(2012—2021)历史高考真题(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6 . 有学者指出,汉武帝实施的某些政治举措,推动了汉代由“功臣政治”向“贤臣政治”的巨大转变。这些举措
A.使汉代出现“齐鲁多卿相”的现象B.有利于汉武帝时期思想的多元化
C.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郡县制D.打破了世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2022-02-26更新 | 22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顶尖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汉朝时期对边疆是如何管理的?从北面、西面和东北面思考.
2021-12-18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问题导学-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8 . 2016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的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等。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治理B.西汉政府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C.中原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D.西汉时中原开始与西域交往
2021-12-06更新 | 1806次组卷 | 67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时期开拓疆域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从匈奴、西域和西南地区管理等思考)
(1)怎样解决匈奴边患问题?
(2)沟通西域的原因、概况和意义是什么?
(3)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2021-11-17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10 .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思考)
2021-11-1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