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一考古发现最能体现东汉(     
A.家庭手工业的进步B.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
2022-07-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所示为东汉画像砖(影印件),其画面呈现了井盐生产、庄稼收获、戈射狩猎的情形。该文物可用于研究东汉时期(     
A.小农经济的全面普及B.工场手工业发展情况
C.政府对矿冶业的重视D.封建庄园经济的状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东汉画像砖中描绘的集市”,画中情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国家统一B.加强集权C.整顿吏治D.发展生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武帝光复东汉初年,刘秀“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以“柔道”治天下,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历史上将该统治时期称为(  )
A.武帝光复B.文景之治C.大汉盛世D.光武中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末,社会动荡,军阀割据,形成了长期的政治价纷争的时代。揭开这个纷争时代序幕的是
A.王莽改制B.党锢之祸C.黄巾起义D.五胡内迁
2022-06-1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初年,阴皇后家族擅权。光武帝在去世前一年下令将高皇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后)的神位从祭祀刘邦的高庙移走,理由是“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而高皇后封吕氏为王,危害汉家天下。此举旨在
A.节省开支B.整顿吏治C.威慑外戚D.遏制诸侯
2022-06-19更新 | 498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年1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2022-06-08更新 | 7559次组卷 | 58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据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记载,自武帝崩后霍光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继位后亲信昌邑旧臣,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霍光遂废刘贺。这说明刘贺被废主要是由于()
A.继位之事违背宗法传统B.与权臣的权力斗争失败
C.诸侯国的势力再度膨胀D.个人在位期间昏庸无道
2022-06-04更新 | 48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
郡名西汉末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5677120123
太原(今属山西)16986330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359316528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461587404448
豫章(今属江西)67462406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21092212284
据该表可知,在此期间
①华北地区是动荡的重灾区②经济重心移至江南③天灾与政祸引发农民起义④军阀割据局面出现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5-31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2届高三保温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经济实力膨胀,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不断发展,豪族地主通过购买、掠夺等方式兼并、抢占民田,建立起庄园经济。这一现象导致了
A.土地性质发生变化B.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2022-05-30更新 | 64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十四)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