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汉朝对于归附的西域各国的主要官吏,都由中央政府正式任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这说明汉朝(     
A.地方行政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发展
C.西域的社会治理体系已初步建立D.西域与中原政治体制实现一体化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所示为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至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郡和王国的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的西汉(     
时间王国
中元六年(前144年)43个25个
天汉元年(前100年)83个20个
A.“推恩令”的推行受阻B.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完善
C.摒弃了汉承秦制的理念D.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3 . 民族一统是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后致力实行包括政治、文化、思想、民族在内的真正大一统。对大一统理论体系的构建,董仲舒可谓居功至伟,董仲舒曾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司马迁的《史记》中也阐释了圣王同祖”“华夷共祖的社会理想,注重华夏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有了理论依据后,汉武帝就以实际行动外事四夷。

——摘编自邹国力李禹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源:以西汉武帝时期族群整合为研究对象》

材料二 四守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威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

——(汉武帝泰山封禅)泰山石刻文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大一统”理论体系的内涵并简述汉武帝“外事四夷”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外事四夷”的影响。
2024高三下·河北·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元鼎二年(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并发行货币;元鼎四年(前113年)收兑郡国钱基本完成后,明令禁止郡国钱流通。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商品贸易发展B.加强中央集权C.增加国家财政收入D.完善货币体系
2024-06-11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汉以来,成为进身之途的儒学,成为统制社会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影响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绝对权威”主要是因为儒学(       
A.奠定传统文化基础B.代表下层民众利益
C.符合当时政治需要D.成为官吏选拔标准
6 . 战国至西汉初期,游侠之风盛行,游侠或以武力卓群声誉鹊起,或以履信守义闻名乡里。西汉中期以后,侠者仍存,但单纯依赖武力“行侠仗义、横议乡闾者”日.渐稀少,为侠者多“恂恂有退让君子之风”。这反映了西汉中期(     
A.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B.王国割据势力的式微
C.儒学义利观念的强化D.乡约教化力度的加强
7 . 西汉丝绸之路初通时,丝绸之路咽喉要地河西地区还是“习俗颇殊,地广民稀”,到东汉初年,河西地区已是“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股富”。这可以用来说明(     
A.河西地区的民族交融明显发展B.丝绸之路见证了不同文明的激烈碰撞
C.经贸活动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D.丝绸之路保障了河西地区的和平稳定
2023-07-18更新 | 251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文帝“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于治”,景帝“不任儒者”,汉武帝即位之初,派遣特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去迎接八十多岁的《诗经》专家申公;建元元五年(公元前136年)专置五经博士。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儒学地位的变化B.汉武帝治国思想变化
C.社会环境的变化D.董仲舒新儒学的提出
9 . 许倬云指出:汉武帝时代,政府用重税劫夺工商业财富,打击城市经济,中产以上皆破产,以农村为基础的农舍手工业遂成为生产日用品的主力。地方产品经过帝国铺设的全国道路网,发展为一个全面的资源交流网。该学者认为,汉武帝时代的政策
A.阻碍了全国经济交流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助推官营手工业确立D.压缩了民间市场的需求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