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由于战乱频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江南、辽西和河西凉州地区,经济却有很大发展,其中江南尤其突出。江南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基础条件很优越。孙吴出于立国、争霸的需要,大力推进军屯、民屯,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人民多次大规模地迁移至江南,给江南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加上东晋、南朝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使这里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2023-11-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1)归纳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孝文帝改革。
3 . 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二百四十万减到五十万,南方人口则有增加;扬州从三百二十万增加到四百三十三万,荆州从三百五十九万增加到六百二十万。西晋永嘉以后,侨寓南方的人,截至刘宋初年即达九十万。促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南北政治环境的差异D.民族交融逐步加深
4 . 面对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贵族元丕不肯着汉服,仍“雅爱本风,不达新式,至于变俗迁洛,改官制服,禁绝旧言,皆所不愿”。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     
A.突出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新旧之争B.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从而举步维艰
C.导致北方政局混乱不利于南北融合D.先习俗变迁再制度变革的策略失当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历孝文帝融合和后来的发展,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并最终融入了汉族之中,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在吸收了鲜卑各族文化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

——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及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影响民族交融的因素。
6 . 北魏实施均田制时规定:受田农民于“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且不得以田产为投献之礼;耕牛可以受田,但上限为4头牛。这些规定旨在(     
A.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B.推动北方荒地的开发
C.加速北魏政权的汉化D.打击北民南迁的现象
7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不能认为从远古起就已统一成今天这个样子了。那就不免有些忽视了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开发、战斗的艰辛而曲折的历程,才终于缔造成这个“统一”。 而且, “统一” 是分大小层次的,从地区性的到全国性的,“分裂” 酝酿了 “统一”, “分裂” 为 “统一” 铺平了道路。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交往、迁徙乃至相互冲撞,最终融铸成“中华民族”的统一整体。

——摘编自武尚清《白寿彝先生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材料基础上提出观点,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的成都织锦“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在政府鼓励下蜀锦远销吴、魏,“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据此推知,该现象是(     
A.长途贩运发达的表现B.南方经济开发的延伸
C.蜀汉军事斗争的需要D.商业政策巨变的反映
2023-10-30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稳派教育)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南史·沈庆之传》记载,沈庆之在常湖立园舍,“广开田园之业”,每指地语人曰:钱尽此来。西晋太子洗马江统愤然感叹道:“秦汉以来,风俗转薄,公侯之尊,莫不殖园圃之田,而收市井之利。”这集中体现了,当时(     
A.豪强地主干扰市场的发展B.政府商业政策发生转变
C.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D.经济作物的种植蔚然成风
10 . 东晋时期,司马皇族与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建立起“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关系,“共”天下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争”天下只是个别的特殊现象,且为整个门阀集团所不容。强大的门阀势力,成为支撑这个政权的重要柱石。这表明当时门阀政治(     
A.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激化了士族之间的矛盾
C.推动了社会的长治久安D.客观上维护了统治秩序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