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快速发展。据此可知,促成江南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优良农作物的不断引进B.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C.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的传入D.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2023-06-21更新 | 6473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曹魏名臣邓艾上陈称:“羌胡与民同处者,宜以渐出之,使居民表崇廉耻之教,塞奸宄之路。”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羌胡与汉族的相互包容B.战乱导致民族矛盾加剧
C.朝廷正视民族交融问题D.南北方文化差距的缩小
4 . “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河),亦有过(长)江在晋陵郡界者。”魏晋南北朝时期此类现象大量存在,其影响是(     
A.促进了西晋完成短暂统一B.有利于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推动了南方地区经济发展D.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冲突
5 .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甘肃靖远县乡民赵仁普拾获“晋归义羌侯”金印,此后在西和县还陆续出土了“晋归义氐王”“晋归义胡王”等金印,这些金印上均刻有“归义”一词,最后一字都为“王”或“侯”,制印时间主要在西晋,持印者皆为少数民族贵族。这些文物可用于说明西晋时期(     
A.大一统政治局面得到了巩固B.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得到延续
C.强化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D.金属冶炼业发展较为迅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朝时,大量的人口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江南。周朗向宋孝武帝建议,令侨流人户“就佃淮南,量家立社,给其粮种,检其出入”。据此可知,该建议旨在(     
A.恢复北方的社会生产秩序B.推动南方土地的开发
C.与世家大族争夺隐匿人口D.为北伐统一积蓄实力
7 . 酪类食品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食物。到魏晋时期,出身士族大家以豪奢著称的王济在招待从江南远来洛阳的客人陆机时曾指着羊酪炫耀其生活。据此可知(     
A.魏晋时期北方农业生产有所衰退B.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C.经济重心已经从中原逐渐南移D.长期战乱使魏晋士族生活不稳定
2023-05-29更新 | 792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人大附中深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丧服》本属于《仪礼》中的一篇,东晋时成为显学,南迁士族依丧服就可以辨识门第品流和血缘亲疏。他们还对朝廷的礼乐、舆服、仪注等所谓“衣冠文物”极为重视。当时的大诗人孙绰曾说“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这一现象源于(     
A.儒学受到佛道挑战B.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门阀士族日益衰落D.东晋维护正统的文化需要
2023-05-28更新 | 1497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如图是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的巩义石窟寺雕刻《帝后礼佛图》。该作品(     
A.体现了中原习俗的影响B.史料价值甚于艺术价值
C.反映了民族矛盾的缓和D.说明正统思想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西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政权朝贡贸易的情况,据此可知(       
接受朝贡的政权朝贡时间
前凉东晋咸和三年、东晋咸康二年、惠怀末(张重华时)
前秦东晋太元元年、前秦建元十七年或建元十八年、前秦建元十七年
后凉后凉太安二年、吕光麟嘉五年
西凉李暠建初二年
北凉玄始十年
刘宋元嘉五年
北魏太延元年、太延二年、太延三年、太延四年、太延五年
A.朝贡对象局限于北方各政权B.中原政权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
C.政权实力影响西域朝贡热情D.大一统的国家理念已不复存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