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资料统计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则有所减少。这表明(     
A.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B.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
C.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D.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
2023-09-21更新 | 537次组卷 | 37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丰泰外国语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南朝梁萧子显所撰《南齐书》用“魏虏”“索头”等称呼北方鲜卑族等少数民族;而北朝北齐魏收所撰《魏书》则记载“魏所受汉传国玺”,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称为“岛夷”。上述现象体现了(     
A.历史人物存在不同称谓B.史籍体例呈现出多样性
C.正统观念左右历史编纂D.历史认识依靠文献记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服饰一直崇尚宽衫大袖,给人一种洒脱、自然、飘逸、含蓄以及内敛的美感。劳动人民将袖口部分逐渐收紧,形成了窄袖衫、小口裤等样式。如下图“采桑图”中人物的袖口处可见明显褶皱。劳动人民改良后的服饰(     
A.囿于纺织技术发展滞缓的困境B.彰显潇洒不羁的魏晋文人风骨
C.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D.集中呈现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
4 . 《三国志·吴书》中的列传所记载的60位大臣,约有一半是从中原南迁而来的,他们带着大量的宗族、佃客、宾客等依附民,如鲁肃南迁就带领了300多人:另据记载,213年,因扫小曹军肆虐而选择渡江南下的淮南人多达10万户。据此可推知,汉末三国的人口迁徙(     
A.加剧了社会动荡B.实现了政治中心的南移
C.助推了江南开发D.配合了游牧民族的内迁
6 . 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形成“英儒毕集”局面。苻坚这一举措(     
A.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B.体现“无为而治”
C.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D.有利于民族交融
2023-02-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返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孝文帝的此项改革措施(     
A.解决了平城粮食供应困难问题B.缓解了洛阳地区的社会矛盾
C.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D.防止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面两图是来自甘肃河西走廊上的魏晋墓室壁画,它们反映出魏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南北对峙B.民族交融C.经济发展D.社会安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这反映孝文帝(     
A.推行汉化B.刚愎自用C.数典忘祖D.蕃汉分治
2022-10-17更新 | 194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多民族国家攻权并立,更替频繁。以下对如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     
A.①东晋②前秦③梁④北周B.①西晋②前秦③吴④北周
C.①东晋②北魏③吴④北汉D.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北周
2022-10-14更新 | 660次组卷 | 46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