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东晋南朝时期,江浙的太湖地区、浙东的会稽、江西的鄱阳湖地区、湖南的洞庭湖地区都成为盛产粮食的地方,江浙部分地区的粮食产量甚至已经超过北方。这说明当时(     
A.耕种技术出现变革B.经济重心移至南方
C.田庄经济效率提高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2022-10-11更新 | 428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南朝时,扬州地区人口较东汉中期增长4倍以上,而赣江、湘江流域人地关系与东汉中期差别不大;成群的野生动物更主要出现在湘赣流域,而扬州区域相对较少。这反映出当时(     
A.江南地区得到普遍开发B.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C.南方各地区发展不平衡D.北方经济超越南方
2022-09-09更新 | 1531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吴宗国主编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载:北朝的强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上述材料旨在强调(       
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强大帝国
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的影响
2022-08-18更新 | 185次组卷 | 78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三国魏明帝曾向屠肆(屠宰场)征收“牛肉小赋”,以增国库。北魏时肉类买卖兴盛,以致有的官员“前劳赐,有余肉百斤,卖之”(赏赐所得的肉自己吃不完就拿出去卖),肉食买卖是司空见惯之事。造成当时北方肉类市场繁盛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移促进区域的开发B.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
C.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传入D.汉族饮食习惯发生巨变
5 . 中国古代王朝的覆灭基本上者是这三种形式,一是体制崩溃,权臣夺权;二是寿终正寝,民乱四起:三是时运不济,外敌入侵,属于第三种灭亡形式的是
A.西周,西晋B.东汉,东晋C.西汉、北宋D.西晋、唐朝
6 . 从永嘉南渡后东晋存国100多年,大都由王、谢等几家南渡世家大族轮流掌政,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历史学家称这“门阀政治”或“士族专权”。这一特色政治局面的出现主要因为
A.南方经济的发展B.中央集权的松弛C.皇权的微弱D.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
7 . 刘宗绪说:“三国鼎立,南北对峙,十六国纷争,南方政权更替和北方民族混战,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然而,就历史的大势来看,分裂的表象之下,涌动的仍然是国家统一的主潮。”因此这个时期北方黄河流域地区曾出现多次的局部短暂统一局面。这是多少次?
A.三次B.四次C.五次D.六次
2022-06-16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践,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但他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既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立,也造成了鲜卑贵族的迅速腐化。由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北魏灭亡源于孝文帝改革B.反对民族交融力主维护本民族特色
C.主张应辩证地看待孝文帝改革D.强调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2022-03-09更新 | 1085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1972-1979年发掘出了大量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画中桑园、采桑、护桑、丝束、绢帛等图画应有尽有,而且还有桑蚕丝织工具图。画中有采桑女树下采桑,有童子在桑园门外扬杆驱鸟护桑,采桑的妇女既有长衣曳地的贵妇,又有短衣赤足的婢女。据此可知,当时河西地区
A.农耕经济居主导地位B.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业
C.农耕经济有一定发展D.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
2022-02-15更新 | 30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晋十六国时期,南方皇权旁落,与门阀“共天下”北方皇权却得到强化,如后赵皇帝石虎禁止私议朝政。鼓励下属检举长官,弄得公卿等以下相顾以目、不敢交谈,这一差异
A.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造成了南方门阀制度的衰微
C.缩小了南北方制度差距D.为北方完成统一准备了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