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化改革后,六镇鲜卑职业军人以前仕宦的特权被取消,逐步沦落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已汉化的宫廷子弟之间的矛盾,积聚的不满最终引发了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这说明(     
A.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B.改革要与自身实际相适应
C.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D.改革者须有不畏权贵精神
2024-04-07更新 | 137次组卷 | 45卷引用:辽宁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观察下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A.都促进了民族融合B.都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
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2024-02-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同时也是瘟疫高发期。这一时期的疫灾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水患灾害严重B.少数民族政权医疗水平落后
C.百姓漠视疫情D.战乱频仍以及人口大量迁移
4 . 太和二十年(496 年)正月,北魏孝文帝下诏: “魏之先祖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主元也,宜改姓元氏。”此举意在 (     
A.促进北魏统一北方B.消除民族间的隔阂
C.弘扬儒家先进文化D.维护政权正统地位
2024-01-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朝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到了南朝宋之后却出现了“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的局面。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     
①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②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户口分布南多北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1-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代史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僭伪诸君有文学”条中指出,十六国时期很多胡族君主都雅好经、史、文学,并提倡文教、兴办学校。刘渊、刘聪、慕容皝、慕容儁、苻坚、苻融、姚兴等人“皆生于戎羌,以用武为急,而仍兼文学如此”。这种做法(     
A.表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深远B.说明少数民族政权完成封建化
C.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D.反映少数民族统治者推广儒学
2024-01-15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东晋时期,政府用白纸登记南迁北人的户籍,称“白籍”,“白籍”侨人享有免调和免役的优待。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推行将侨人就地编入土著百姓的“土断”政策,取消原来的优待,北人也就成为南人。“土断”政策(     
①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②简化了政府的户籍管理
③加深了南北对峙程度   ④推动了南迁北人土著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下表是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籍记载,孝文帝推行这些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文献

出处

(太和)十有八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语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高帝纪下》

九月庚年,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亢也,宜改姓元氏。

《资治通鉴》

A.削弱鲜卑旧贵族的势力B.效仿中原衣冠制度
C.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9 . 东晋推行一种君主与臣子共同治理天下的形式,当时,晋元帝司马睿登基之时,百官陪列,命王导御床共坐。这说明(     
A.君主的权力被制衡B.门阀势力显赫
C.士族与皇权的冲突D.地方豪强割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晋时期,政府颁布占田令。据《晋书》记载:“诸侯王大国在近畿占田十五顷,次国十顷,小国七顷”,并制定了不同官品占田的具体数额:“官品第一至于九,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田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九品,十顷。”这些规定有利于(       
A.八削弱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B.推动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促进自耕农经济的迅速发展D.加速社会各阶层间的相互流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