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 . 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坐具,后引入内地。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坐具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最有可能是发生于下列哪一时期(  )
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下列政权中最早出现的是
A.东魏
B.西魏
C.曹魏
D.北魏
2019-11-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3 . 梁朝名将陈庆之曾说:“长江以北,尽是夷狄。”当时统治“夷狄”的民族是
A.匈奴
B.鲜卑
C.吐蕃
D.女真
4 . 4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曾经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后果的最重要原因是
A.东晋力量强大,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
B.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
C.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D.江南发展迅速,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魏书·广陵王羽传》中记载,孝文帝说:“北人每言北人何用知书,朕闻此,深用怃然。今知书者甚众,岂皆圣人……朕为天子,何假中原,欲令卿等子孙,博见多知。若永居恒北,值不好文主,卿等子孙,不免面墙也。”孝文帝的主要用意是
A.准备迁都洛阳
B.学习汉族文化
C.学习汉族礼节
D.学习汉族语言
6 . 北魏孝文帝时,对新都选择地点有二,一是洛阳,一是邺城。下表中是两地各地拥有的优势,由此可见,孝文帝最后定都洛阳主要是为了
地点优势
洛阳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汉、魏、西晋都曾建都于此,是所谓的“中夏正音”所在之地
邺城是中原最富庶的地区,集中了北方财富,是河北主要的粮食仓库和丝绢产地
A.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B.安定社会秩序
C.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
D.打击鲜卑贵族
2019-10-25更新 | 526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
③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④都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8 . 下列历史现象中,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的深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的发展
12-13高二上·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历史上某些时期,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被称为“大变革”。下列叙述中不能称为“大变革”的是
A.春秋战国,分封变为郡县B.商周之际,属国变为封国
C.三国时代,统一走向分裂D.清末民初,专制变为共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