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2 . 某同学对公元3—10世纪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进行整理,图中空白处应填的是。
A.春秋战国B.五代十国C.北朝、南朝D.辽、夏、金、北宋、南宋
3 . 下列对孝文帝改革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颁布均田令,开始实行均田制B.整顿吏治C.迁都洛阳D.革除旧俗
2021-08-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史学家们称他“容圣天成,才能非凡”,也有说他是“夷狄僭伪,沐猴而冠”。他是
A.孝文帝B.冯太后C.商鞅D.秦孝公
5 .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2021-04-17更新 | 32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北方动乱,大量百姓与士族开始南渡。西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中的短暂统一,可谓“昙花一现”。316年,灭掉西晋的是
A.西晋宗室司马睿B.司马昭之子司马炎
C.内迁的匈奴贵族D.氐族建立的前秦
7 . 中国古代交通与政治变动

材料

时期运河状态唐朝的政治变动
唐初大量物资由江淮运抵洛阳后,再走八百里陆路转运到长安。运费昂贵,交通不便唐高宗在位期间,七次行幸洛阳,有一半时间在洛阳处理政务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后宰相裴耀卿实行分段运输,江淮粮食运抵洛阳后,江南船返回,粮食储存在当地粮仓中,待时机成熟,用当地船西运。韦坚于渭水之南开凿漕渠,永丰仓和三门仓的粮食可直抵长安唐玄宗从此长期住在长安,不再东幸。唐朝国势昌隆
安史之乱后长期战乱导致运河淤塞废弃;运河周边绝少人烟,劳动力缺乏;盗贼和跋扈军人掠夺物资中央政府虚弱无力,粮价高涨,社会动荡
唐代宗、德宗时期中央与藩镇冲突不断,藩镇时常切断运河交通线中央政府财政艰难困窘,粮食恐慌
唐德宗后唐朝政府在运河枢纽徐州、汴州驻扎重兵,竭力控制运河交通线,委任重臣治理。运河运输时断时续唐朝统治得以延续

——据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隋唐大运河对维系唐朝统治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运河状态和唐朝的政治变动之间的关联性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8 . 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有关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统一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②西晋是短暂统一的王朝
③从冲突到和平交往,走向交融   ④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