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A.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B.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C.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D.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2024-01-28更新 | 132次组卷 | 25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2 . 黄巾起义失败后,战争频发,导致了“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其中出现长期战乱的时期是(  )
①东汉末年②西晋中后期③十六国时期④南朝中前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8-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图的两块画像砖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D.南北统一
2023-01-16更新 | 267次组卷 | 3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选项中最符合②所代表的时期阶段的表述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开放兼容与繁荣统一
C.国家分裂与社会倒推D.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据此可见,当时(       
A.羌族完成了内迁的历史进程B.西晋时期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内迁少数民族取代西晋政权D.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地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史书记载,鲜卑族自称是黄帝后裔、匈奴自认为是夏朝后裔,这种现象说明(     
A.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可B.少数民族失去民族特性
C.北方少数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D.少数民族全面彻底汉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如图反映的社会状况出现于(     
A.西汉B.西晋C.唐朝D.北宋
2022-11-14更新 | 137次组卷 | 3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难看出这样一条轨迹:先秦时期的民族交融,促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新型统一帝国的出现。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带来了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大统一和大发展的高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先秦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B.中国历史有两次分裂与统一
C.民族交融为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D.隋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顶峰
2021-02-28更新 | 671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对下列中国古代史上的各个“魏”政权,按政权建立年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②B.②④①③C.②④③①D.②③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三国时期,鱼豢著《魏略》记述“(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这一现象表明,氐人当时
A.已经完全以农耕生活为主B.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C.生产以耕织和饲养相结合D.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020-01-17更新 | 672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