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5 道试题
2 . 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上述做法体现了
A.尊祖敬宗的宗法观念B.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D.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2020-11-25更新 | 768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依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任杂务,战时则武装为私兵。这一状况的存在
A.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导致了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成为国家分裂的社会基础
5 . 下图是西晋时期的人口迁移图。由此可推知,当时人口迁移
A.促进了北方社会稳定B.有利于江南经济的开发
C.使民族矛盾趋于缓和D.巩固了西晋的中央集权
2020-11-24更新 | 637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
2020-11-21更新 | 872次组卷 | 40卷引用: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东晋时期,北方南下人口避开沿江膏腴之地,逐空荒而居,不与当地土著发生经济利益冲突,而且多向江南的岗埠地区发展,种植麦、菽。由此可见,人口迁移
A.加剧了江南的人地矛盾B.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
C.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D.有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8 .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史实不符合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是
A.东晋延续了西晋统治时期的政治体制B.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C.少数民族在统治区域内发展农业经济D.十六国大都采用中原模式国号年号
9 . 公元317年,司马睿(晋元帝)在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兄弟辅助下,平定叛乱,建立东晋政权。当时,政治由王导主持,军事由王敦控制,晋元帝对王敦甚至有“请避贤路”的表示。东晋政治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谓。该历史现象体现东晋政治显著特点是
A.君权强化B.士族专权C.文官政治D.藩镇割据
10 .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佛教徒出家要剃除须发,不得婚配。然而自东晋以来,佛教学者却对佛经中有关人际关系的说教不断加以调整,他们译出的若干佛经不是来自南亚佛教基地,而是就地取材于中国“孝”的经典。这表明当时(     
A.佛教与儒学实现了两教合并
B.儒学的理论建构比佛教更先进
C.佛教学者被儒家伦理纲常同化
D.佛教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